此外,買房時機預期指數68.9點,環比上升3.3點。本季度上海市房地產市場依然平靜,但使房地產價格回歸平穩的政策導向已經深入人心,使得消費者的買房意愿和買房預期均有回調。
經過兩年多的政策調控,上海購房市場逐步回歸理性,消費者的購房意愿也緩慢回升,本季度調查結果顯示,17.7%的消費者認為當前是購房的“好”時機,環比略提高0.8點,同比下降2.7點;認為時機“不好”的則為53.7%,環比下降4.9點,同比大幅下降10.7點。
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教授指出,本輪的調控目標是規范房地產市場,使其健康發展,因此調控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從嚴調控的方向還在延續,使得市場持續降溫趨于平穩,消費者的購房意愿有所回調。
上海樓市調控效果逐步顯現,消費者在未來六個月的購買預期也悄然變化,認為時機“好”的消費者為18.9%,相對于上個季度的18.6%略升0.3點,同比下降2.6點;而認為時機“不好”的消費者為50.0%,環比下降3.0點,同比大幅下降13.3點。
徐國祥表示,購房預期與當前的購房意愿的走勢基本相同,說明伴隨調控政策的深入和持續,本季度消費者對房地產的判斷也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預期,認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不宜購房的消費者在緩慢減少,反映出上海市樓市經歷本輪調控后,市場恢復理性,價格有所回調,消費者的購房意愿也逐步釋放。
數據還顯示,40.7%的受訪者認為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有效,環比上升5.8點,相比去年同期出現了大幅度的提高,為11.4點;同時,23.9%的消費者對該項工作的評價投了不滿意票,比上季度下降了3.6點,同比更是巨幅下降了20.9點。
由此可見,本季度消費者對調控效果的態度總體來看滿意度大幅提升,尤其是相對于調控初期,本輪調控不僅僅針對投機需求進行了有效控制,同時通過土地供給側改革和退出租賃用地等多層次增加供給,逐步建立長期的制度機制來發揮市場自發的調節作用,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因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此投了滿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