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寧卡昨日提交大會審議的《廣東省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計劃草案的報告》(簡稱“社會發展報告”)透露,廣東省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但需高度重視金融去杠桿,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范房地產市場風險。2018年將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扶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方面取得扎實進展,加強和改善民生,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防控化解重大風險
各地級以上市至少建成1家國有住房租賃企業
社會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將加強各類風險隱患排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首先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切實履行屬地金融監管和風險處置責任,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政策措施,重點防控農合機構、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交易場所四大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還要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統籌財政收支和政府債務風險管理,加強債務管理與預算管理的銜接,規范融資舉債行為,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嚴控國企債務風險,加強國企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雙重管控,強化企業境外投融資、產權變動和資金管理,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
同時,有效防控房地產領域風險。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繼續實施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加快建立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18年將盤活存量住房,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各地級以上市至少建成1家國有住房租賃企業,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力爭年底高新技術企業達3.4萬家
2018年將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惠州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和強流重離子加速器、江門中微子實驗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爭取國家在廣東省布局建設新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再生醫學與健康、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技術、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等4個省實驗室,適時建設第二批省實驗室,力爭申建國家實驗室,加快高水平大學及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
社會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將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第三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一批省工程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爭取布局更多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35%。同時,加快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優化“1+1+7”創新發展格局,開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創新人才跨區域流動等先行先試。加快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打造“一廊十核多節點”空間格局。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年底高新技術企業達3.4萬家。
在人才引進上,將實施“珠江人才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力度培養和引進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卓越的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打造匯聚國內外一流創新人才的高地。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轉化機制,加快建設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提質增效。
改善民生
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33.6張
根據社會發展報告,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3元,增長8.9%。社會保障水平繼續提升。基本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跨省聯網結算加快推進,社保卡常住人口持卡率達95.5%,居全國首位。
此外,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長5.95%,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住院政策規定報銷比例分別達87%、76%,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68萬元、58萬元。2018年,將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推進醫養結合,加快養老床位建設,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33.6張。統籌推進醫保制度改革,推進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試點,穩妥推進醫保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
為基層醫療培訓全科醫生5080名
強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成30所高水平醫院、100個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6大科技創新平臺,選拔100名醫學領軍人才和1000 名青年醫學人才。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技能培訓培養全科醫生5080名,訂單定向培養醫學生1000名,全力推進中心衛生院、縣級中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升級建設。完成分級診療制度,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
增加幼兒園中小學優質學位供給
根據社會發展報告,2018年將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增加幼兒園、中小學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編制未來5年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建設專項規劃,幼兒園毛入學率鞏固在96%以上。
同時,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鞏固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成果,毛入學率達96%以上。啟動實施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粵東西北地區高校建設。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在提高就業質量和居民收入水平方面,將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異地務工人員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切實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此外,拓寬居民增收渠道,實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