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記者深入地下15米,來到正在進行最后作業的“運河號”內部。高溫之下熱氣蒸騰,各類用電機械、配電柜、排風扇發出巨大的氣流轟鳴聲,宛若鋼鐵巨龍的咆哮。
記者在挖掘現場看到,這里不見塵土飛揚,卻好似一組白色系的大型積木:隨著盾構機向前推進,預制箱涵正在向前拼裝,形成隧道內行車層的初期路面,圓弧形的盾構管片也同步向前拼裝,組成隧道壁結構。
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路線全長約16公里,其中隧道盾構段長約7.4公里,采用分離式雙洞布置,每洞布置3條車道。6月底,工程隧道西線已正式貫通。
“東六環路相當于城市副中心的中軸線,東西兩側分布著辦公區、商務區、副中心站等重要功能區域。但目前東六環路交通擁堵、高路基現狀,將城市副中心東西兩側一分為二。”北京市首發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東六環項目副經理柴東然說,東六環改造工程建成后,北京城市副中心多條市政道路將實現東西向貫通,讓市民生活出行更加便利。
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4標土木總工程師呂計瑞介紹,該工程隧道是在施直徑最大且長度最長的高速公路盾構隧道,隧道設計斷面直徑達15.4米,最深埋深約75m,同時還穿越京哈鐵路、副中心樞紐站等99處風險源。“面對超大直徑、超長距離、超深埋深等敏感復雜環境,對盾構機的可靠性及工程適應性要求非常高。”
據了解,“運河號”開挖直徑16.07米,突破了多項超大直徑盾構機關鍵核心技術。同時,工程將穿越風險源時的地層沉降控制在毫米級微擾動,還首次在超大直徑盾構隧道內創新性應用同步雙液注漿技術,大幅提升隧道穩定性和防水質量,填補了行業空白。
據了解,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路網系統和綠色空間格局,同時緩解交通壓力,對促進京津冀區域交通協同發展、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務水平、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