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消息,12月26日,順豐聯合合作伙伴騰盾和京潤華創在云南某地進行國內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物資快速投遞的演示驗證飛行,模擬在緊急情況下利用大型無人機進行備件運輸,組織緊急搶修,快速恢復通訊。
本次飛行從云南某機場起飛,飛行約30分鐘后抵達受災地點基站附近的空地后,飛機降低高度至約300米,將吊艙從空中自動投放,約30秒后吊艙緩緩降落在空地上,工作人員從吊艙中取出備件,確保搶修工作可以順利進行,快速恢復通訊。

本次演示中使用的大型物流無人機翼展20米,機身長10米,起飛重量約3噸,載重1.2噸,是目前全球大型的物流無人機之一。巡航速度可達250千米/小時,航程可達3000千米,升限6000米。

該款機型是全新設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物流無人機,采用快卸鎖鉤貨艙和分布式載貨吊艙,提升物流運轉效率;大展弦比機翼提高升阻比,雙發提升動力和安全性。該款無人機已實現無人化自主控制,可以自動規劃航線,一鍵自動起降,并具有自主應急處理能力。該機型研發時間僅僅用了短短13個月,集結了國內頂尖無人機研發團隊,團隊具有國內先進無人機開發經驗,有國家級技術專家近10人,省部級技術專家82人。
此次演示除了展現無人機的速度優勢外,還將運輸場景的多樣性以及適應性展現無遺,除了可以將貨物空投到任意區域,該款無人機還可以運用于機場到機場之間的運輸,適用多種物流運輸場景,成為順豐“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實現36小時通達全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繼贛州南康全國首個無人機物流配送運用試點、無人機總部基地落戶成都雙流、水陸兩棲無人機首飛、大噸位改裝無人機首飛等之后又一無人機創新。
對此,順豐集團副總裁,豐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起表示,更多噸級物流無人機也會陸續推出,以便適應國內各種業務場景。實現與順豐航空物流網絡干支對接,幫助順豐構建“干線大型無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航空運輸網絡,完成對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航空網絡覆蓋。

李東起表示,這些支線運輸業務使用無人機替代傳統貨運飛機有諸多好處,“比如為地面基礎設施不發達的區域提供便利的物流運輸服務,實現偏遠地區時效敏感的高價值農產品、醫藥等貨物的快速運輸等。且在飛行員較為缺乏的中國航空運輸市場,可以節約一筆巨大的人力成本,不僅可以大大簡化運營,降低成本,更可以降低因為人員疲勞或單調場景作業所造成的安全隱患。”
傳統的物流企業在軍用領域的探索同樣適用于無人機應用。比如大型無人機可以實現海島等遠距離供給,支持我國邊防建設,偏遠地區的軍民融合項目及哨所供給,也都可以由這些并不需要大型機場起落的無人機完成。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運送藥品和急救用品至關重要,無人機可以發揮無人員傷亡風險;生存能力強,機動性能好,使用方便等優勢,在短時間內搶救生命線,挽救災情。
目前,在物流行業無人機大規模應用的最后一道阻礙便是政策環境和監管法規。一方面是低空空域尚未完全開放,另一方面則是無人機運營的政策法規尚未完善。這些問題都必須在無人機大規模商用之前至少可以有初步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