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8年房地產稅會正式進入立法程序。目前看,2018年是房產稅立法比較恰當的時機,這是因為,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一個關鍵變化是,與過去兩三年相比,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庫存量明顯下行。”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在北京媒體見面會上談到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時作了以上表述。在朱海濱看來,以往擔心一旦引入房地產稅,可能會對房地產市場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沖擊。從這個層面來講,目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是正式啟動房地產稅立法程序一個比較良好的時機。
朱海濱還表示,啟動立法并不意味著房產稅立即實施。
“啟動立法并不是馬上開征房地產稅,房地產稅真正實施要等到2019或者2020年。”朱海濱表示,引入房產稅是一個逐步的過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征收的范圍來講,全國并不會一致性全部推出,各個城市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何時引入房地產稅,比如房價漲價過快或者房價過高的地區可能會先引入房產稅,還在去庫存階段的三四線城市可以擇機考慮延遲征收房地產稅;第二,征收力度也會逐步推進,可能存在一定的過渡期,或者在房地產稅的設計里按照人均面積或者按照首套免征。
此外,朱海濱還表示, 租賃房的供應可能跟房地產稅的推出也有關系。“如果房地產稅進入正式立法程序,有望在已有二手房市場推動住房尤其是空置房出來作為租賃房的用途。”
2018年房地產市場價格走勢如何?
“房價基本上就是一個字,‘穩’,不用太多判斷。”朱海濱解釋,政府調控目標在于房價不要暴漲也不要暴跌,目前的邏輯是通過樓市調控的政策把房價穩定在當前一個水平之上,為未來長效機制的引入爭取更多的時間。“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短期限制政策會長期化,一直到未來長效機制正式引入后,這樣才有可能進行對沖性的調整。”
對于市場普遍認為的“北京房價下跌”的說法,朱海濱認為,價格信號已經紊亂,
尤其在政策多管齊下的情況下,房價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反映真正的市場供求關系,需要打上一個問號。“從市場供需層面看,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明顯屬于庫存嚴重不足,房價肯定有上行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