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于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并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愿與尊重知識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馮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窮人
1951年,邱光和從浙江溫州甌海一個村子里出生。他14歲時,距他家西北65公里的浙江麗水青田縣,一個叫周成建的男娃出生了。
當時還沒改革開放,兩個農村娃日子過得都很艱苦。周成建品嘗第一口母乳時,邱光和則告別校園,在農田里干活。周成建以數學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縣中學,因為農民的身份而被欺負,一個城里的孩子用圓珠筆狠狠扎他的后背,扎得有兩三厘米深。
農村的孩子就得自己找出路。邱光和后來跑到部隊當兵,20歲退伍后就成為人民公社的半脫產干部,月工資40塊錢。周成建則選擇學裁縫掙錢,他聰明,一個月后就能跟師傅出門接單,17歲時便學成出山,在縣城開了家來料加工的服裝廠,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
邱光和31歲時才萌發創業的想法。他的第一家公司叫甌海家用電器公司,是國產電子品牌愛國者的代理商,稍后又成為加工商。他收獲不少。1993年公司銷售額就達到1億多元,商業的人脈關系就此搭建,一些人信他,說跟著邱老板,有肉吃。
周成建的裁縫們加班加點趕工,但客戶賴賬,周成建最后背負了20萬元的巨額債務。他來到邱光和的老家溫州,靠著裁縫手藝,繼續做代工。苦熬將債務還清后,又倒霉了。周成建操作機器時犯了糊涂,把西裝的袖子全截短了。甲方勃然大怒,又賠了一筆錢。
邱光和更倒霉了。一場臺風造成的水災席卷溫州,邱家兩百萬的電器庫存被毀掉。他后來跑到鄭州做房地產,又失敗了。他要另想出路了。
周成建把西服訂單弄黃了,索性就把它們改成休閑夾克。拿到市場,賣得還不錯。后來,他又做風雪衣之類的樣衣,拿到不少訂單。年掙百萬,略有小成。但他覺得代工沒前途,得做點別的事情。
1995年,周成建在溫州開了個名叫美邦的店鋪,資深裁縫想通了,要創立自己的休閑服品牌,才能擺脫同質化,站著把錢掙了。取這個名字,一來洋名時尚,二來傳遞了揚國邦之威的理想。
同一年,創業失敗兩次的邱光和發現,中國的休閑服飾正在崛起。他發現,一些品牌的區域代理費達到120萬元。商機無限。一年多后,邱光和決定做個休閑服品牌,它的名字叫森馬。
早期的周成建是個會營銷的人。溫州那家店鋪開業時,他在馬路上鋪著4萬塊錢買來的紅地毯,包下車身廣告,還掛出個號稱“世界最大”尺寸的風衣,央視的《東方之子》節目組都被吸引來了。美邦名聲崛起,要加盟的人找上門來。
周成建想了個辦法,那就是利用代工廠解決產能,讓他們代工,銷售就靠加盟,利用當地的資源提升銷售。這個招數被譽為“輕資產模式”。周成建后來才知道,他自創的模式原來耐克、波音早就在采用了。
邱光和的森馬也利用這個模式。所以有些媒體說,他是copy了周成建。不過也有媒體說,早些年邱光和跟愛國者合作時,已經知道委托生產是何物,抄襲一說并不存在。
兩個浙江農民開始了競爭。
收割
2008年美邦服飾IPO。在上市儀式上,他贈送給深交所一臺鍍金的小縫紉機。他說:“我最早是一個村莊的裁縫,現在有幸成為中國的裁縫,希望以后還能成為全球的裁縫。”上市當天,他的財富暴漲至161億元。次年,胡潤百富榜稱他為中國服裝業的首富。
上市之前,他簽下了還沒大紅大紫的周杰倫,后來歌星火了,很多消費者都記住了“不走尋常路”的廣告詞。上市當年,周成建又推出了高端品牌ME&CITY,請了越獄男主角代言。雖然次年銷售額20億的目標沒有完成,但是美邦整體業績不錯。
從2008年到2011年,美邦服飾一路以兩位數增長的趨勢高歌猛進。2011年,美邦服飾營收達到99.45億元。森馬當年營收76億元。周成建打敗了班尼路這些港資的休閑服品牌,而邱光和還在追趕。
周成建把公司總部搬到上海。他那碩大的辦公室里擺著一尊毛澤東像,偶爾,音響里會放出古典音樂的旋律。他成為浙商的活躍分子,擔任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杉杉鄭永剛、復星的郭廣昌跟他都是朋友。《中國企業家》一篇報道稱,針對服裝類投資,郭廣昌會找到周成建尋求建議。
2011年,森馬準備IPO時,邱光和就遭遇了危機。那年初,有人舉報森馬涉嫌漏稅30億元。邱光和不得不親自出面。他知道這個消息時,覺得是有人有組織、有計劃地損害森馬的信譽。那個舉報人曾化名“堅強”進行舉報。邱光和對記者說:“你知道‘堅強’是什么人嗎?我的兒子就叫‘堅強’。”邱光和之子名為邱堅強,是森馬的高管。
邱堅強
舉報人后來跟記者說,森馬在動用各種手段調查他,出于自身安全的考慮,他必須暫時“消失”,并將繼續收集森馬偷稅的最新證據。舉報人隨后沒了聲音。
《環球企業家》是這么描述邱光和的:
邱光和說自己不善于社交,不會抽煙,不懂酒文化,因此對于一些機構組織的活動,能不去就不去。他說,“現在我主動的去請客吃飯幾乎是沒有,在溫州,從上到下,從政府到企業,都知道的。不是我傲氣,是我不習慣,不懂。”對于企業家們熱衷的高爾夫運動,邱光和說自己也沒打過,有時間了就練練太極,“但是也不完美”。他自嘲式地笑了笑,他更多的時候只是散散步。
在IPO九年前的2002年,邱光和提出了“森馬伴你一生”的戰略,并推出了童裝品牌巴拉巴拉。從后來的事情看,這個童裝品牌成為邱光和挑戰周成建的關鍵。
分割
2012年服裝業庫存危機襲來,ZARA、優衣庫在國內攻城拔寨。兩人都感受到寒冬,但作為老大的周成建則更冷一些。那年,美邦營收開始放緩,兩年后,它迎來上市后的首次虧損。美邦成為媒體關注的重點對象。
也許是為了公關,他在次年錄制了一檔電視節目。一位嘉賓在現場互動時說,你讀了點EMBA有點蔫了,我更欣賞五年前,十年前的你,那是野生動物,民企生命力強。他又說,我不去買美邦,因為質量差。
周成建插話說,我不屬于大智慧、大格局的人,可以跳出常規、循環。對于外界的批評,他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很難受。
有媒體說他曾經辱罵高管“不作為”,作風就是“混蛋、王八蛋和瞎扯淡”。 他否認了這個說法,稱原話是在罵自己。對于媒體報道,他反問媒體:我的形象還不是你們塑造的?
美邦的高管離職很頻繁。一位美邦的前高管對“商業人物”說,周成建“能識人,但不信任人”,“商業敏感度極高”。周成建創辦的邦購網是服企里最早擁護互聯網的,他的O2O布局以及廣告投入在同行里也算激進的。他的轉型獲得了足夠多的關注,但收效都不大。
周成建成為服企里被批判的典型代表。
但邱光和也感受到壓力,他在接受《環球企業家》采訪時說:“我認為外部因素大概占30%至40%,內部因素占60%至70%,為什么這么說,2008年那么大的風波森馬還是實現40%以上的增長,說明我們當時的產品研發和定位符合消費者行為習慣。現在為什么出現這個問題,那說明我們的產品開發或者說結構出現了問題,這個一定要檢討的,去年和今年,我們一直都在檢討這個。”
除了梳理常規的渠道、產品、擁抱電商O2O這些服企慣用的轉型策略外,邱光和在2012年夏天也弄出一個大新聞。當時,森馬宣布斥資約20億元購買中哲慕尚71%股權,這被業內譽為 “國內服裝業最大并購案例”。
中哲慕尚擁有 “GXG”等男裝品牌,盈利不錯。分析認為,森馬想借助并購扭轉頹勢。但是這個并購案最后流產。有媒體報道稱,GXG一直對外宣稱該品牌誕生于法國,但起家的工廠就位于中國的某個工業園區內。
兩人都很忙,都在找方向。但從2015年開始,森馬就開始超越美邦了。當年的中報顯示,美邦虧損9000多萬元,而森馬凈利為4.23億元。
森馬的那個兒童品牌巴拉巴拉成為扭轉局勢的關鍵。2015年上半年,巴拉巴拉營業額便已達到14.24億元,在主營業務里占比達到70%。2011年,美邦才推出童裝。周成建進軍童裝比邱光和晚了整整十年。
邱光和找到答案:“兒童產業是森馬轉型的唯一出路。”他開始通過收購等方式,深耕兒童產業。
周成建在今年7月的一次講話里,對互聯網時代的轉型有了總結。他說,這個過程中有過沖動,也有過迷茫、錯位。人獲得小小成績時,會因為聽不清別人的忠言而沖動。一沖動往往會迷茫,一迷茫著急,容易錯位。他說,目前是美邦最差的時候,“應該不會再差到哪里去了吧。”他說,“我們決定從沖動、迷茫、錯位中逐步修正自己,喚醒自己。”
而轉型的最新答案是:梳理美邦的品牌,做到同一品牌下覆蓋休閑、潮流、街頭、極簡、森系等不同路線的五大獨立風格體系。當然,線上線下融合依舊是個重點方向。
周成建講話時已經從美邦退居二線了。去年11月21日,美邦服飾發布公告稱,周成建向董事會申請辭去董事長、董事及總裁職務,其女兒胡佳佳全面接班。《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資本市場人士分析稱,周成建突然卸任,“或與徐翔案快要開庭有關,提前進行分割,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胡佳佳
胡佳佳接手的是個千瘡百孔的美邦。美邦最近的公告則稱,預計2017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3.62億至-2.07億。這是全面巨虧的一年。
就在周成建辭職的去年冬天,森馬舉行了20周年慶典。邱光和發布森馬的五大戰略并表示,未來五年,森馬的核心目標,就是要通過發展格局和發展動力的轉型,到2021年實現800億元的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