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對華焦慮癥”不斷發酵。澳總理特恩布爾憑借一句中文——“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更是在網絡上“大出風頭”。12月1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中方已就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有關中方影響澳國內政治表態召見了澳駐華大使,能否透露中方對澳大利亞大使說了什么?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外交部有關負責人同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進行了重要的談話。澳方對中方在兩國關系相關問題上的立場應該非常清楚。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特恩布爾因在華經商25年,在其剛上臺時曾被認為是“親華”人士。但隨著澳政壇“反華鬧劇”聲勢不斷壯大,特恩布爾多次發表“對華焦慮癥”言論。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5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聲稱,出于對中國影響力日益增加的擔憂,澳大利亞將禁止外國政治獻金,并向議會提交了所謂新政治干涉法案,作為“防止外國政治干預”的一個舉措。
第二天,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便發表談話,向某些澳媒和政府高官發出嚴正警告。這些報道捕風捉影,充滿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是典型的歇斯底里和偏執癥。
8日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再度強調,對特恩布爾采信當地媒體有關中方干預政治的有關言論感到震驚,并指相關報道是無中生有、對中方充滿偏見,毒化了中澳關系氣氛,損害了兩國互信與合作的基礎。“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已向澳方提出嚴正交涉。”
耿爽稱,中方強烈敦促澳方有關人士摒棄冷戰思維和對華偏見,立即停止發表損害中澳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的錯誤言論,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負面影響,以免對中澳關系發展造成干擾和沖擊。
然而,9日,特恩布爾用普通話發表“澳大利亞人站起來了”的言論稱,面對“中國的政治干預”,澳大利亞人應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尊嚴。
不過,他又在11日的一檔問答節目中否認自己有“反華”情緒。
特恩布爾在節目中稱,“指控我、我的政府或者澳大利亞整體持‘反華’態度的說法是離譜的——完全離譜。每個國家都有權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所有的澳大利亞人,無論他們是否有中國背景,都會希望他們的領導人能站在澳大利亞的立場考慮。”
特恩布爾還稱,“澳大利亞華人人口多達百萬,一百萬。作為全球最成功的多元文化社會,我們不能想象,現代澳大利亞沒有華人會是什么樣。”
資料圖: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新華社)
對于近期的“反華鬧劇”,11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鐘聲”的評論文章,指出“澳大利亞媒體和政客的‘對華焦慮癥’,暴露的是其發展對外關系時的投機心態”。同時,“一些澳大利亞媒體和政客最近的對華態度,不利于兩國關系發展,也不利于澳大利亞自身的發展”。《人民日報》“奉勸澳大利亞政府和媒體,在處理對華關系問題時要秉持從事實出發的原則,摒棄政治偏見和偏執,以對話交流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這才是符合澳大利亞本國利益與亞太地區整體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