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在不少地方,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新表現花樣繁多,導致百姓在辦事的過程中吃盡苦頭。
不動產登記中心“限號”辦理業務
湖北某地的不動產登記中心,辦事的市民要凌晨就來這排隊,這究竟是為啥呢?原來,他們是在等著領不動產登記中心發的號,領到了號才能辦理業務。


但號發得很少,每天50個,絕不多發!而50個號還不是一次性發完,早上7點半發30個,中午11點半再發20個。早上沒領到號的人就得再等4個小時,排隊搶剩下的20個號。

只要號用完了,哪怕工作人員都閑著,也絕不多辦一個業務!這個窗口還真是有點牛。當然,這樣限號的窗口畢竟是少數。
有的窗口雖然不限號,卻也不辦事。我們往下看??
“老公都找了 領個證卻這么難”
廣西一個姑娘,本來是高高興興領結婚證,結果卻領了一肚子火。
當地民政局窗口的工作人員不僅態度惡劣,而且領證所需的材料每次只說一種,讓姑娘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


姑娘把自己的遭遇發到網上,抱怨說“老公都找了,領個證這么難”。
對此,當地民政局給出回應,稱經過核查,情況基本屬實,已對涉事的工作人員作出處理,并對相關單位進行了整改。
河道粉刷三面 只為打造領導看得見
一個小小的窗口,就像政府的眼睛,反映的是政府部門怎樣看待百姓,是否把百姓的感受看在眼里、放在心上。這正是黨和政府能否贏得民心、得到百姓擁護的關鍵。然而有一些地方卻忘記了這個宗旨,只想打造領導看得見的工程,卻不顧百姓的真正利益。


在浙江某地,就曾有這樣一個并不是為百姓而建設的“惠民工程”。在當地一條河道整治工程中,每棟樓對外靠著河道的三面都被粉刷一新,而看不見的那一面還是破舊的老樣子,成了只給領導看的“面子工程”。對此,相關部門解釋,是因為經費不夠才想的這個辦法。
但顯然,經費不夠也要先刷看得見的三面墻,是急著搞出一個好看的面子工程,而不是真正想百姓所想,為百姓造福。
黨員干部當然要干出政績,但政績是什么?是百姓的認可、贊許,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實事兒、好事兒。
陜西現“愛我長沙”宣傳語
在中央強力反“四風”問題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工作不講實效、擺花架子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風依然存在。會議成串,文件成堆,標語滿街,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甚至連標語口號都是照搬照抄。

陜西神木縣的沿街有這樣一個文明公約標語,落款是神木縣宣傳部、文明辦,第一句話卻是“愛國愛家,愛我長沙”,顯然這不僅是直接抄襲了別人的內容,甚至都沒有檢查。
不僅有“神木愛長沙”,還有“鄭州愛寶雞”。鄭州一個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欄,上面卻寫著“人文寶雞,活力寶雞,和諧寶雞”,被網友評論說“真是好尷尬!”
作秀型調研 打造“經典”調研線路
寫文件機械照抄,出臺決策“依葫蘆畫瓢”,這種不走心的工作,顯然不會有好的效果。而另外還有一種不走心、只為了形式而做的工作,不僅沒效果,還會讓百姓反感,讓基層不堪其擾。比如現在的一些作秀型的調研活動。
在江西某市轄區,今年7月的22個工作日中,先后有12位市廳級干部到區里調研,僅6月27日一天就接待了7名。

而有些地方更是像打造旅游路線一樣打造經典調研線路。無論什么調研主題,領導干部們走的都是同一條線,訪的是同一批對象,聽的是同一套說辭。有些單位和群眾成了被調研專業戶,一套說辭對不同的領導說了無數遍。
這種走秀式的調研,干擾了基層正常的工作秩序,給他們增加負擔,顯然與中央要求“基層調研切忌走過場”背道而馳。
不論這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什么形式表現出來,對我們黨和國家事業建設的危害都是巨大的,也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從嚴治黨,絕不是僅僅要求黨員領導干部清正廉潔、不貪腐,與其同樣重要的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在其位、謀其政,要真正為百姓做事,有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作為。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正是不擔當、不作為的表現,是不良作風的頑疾,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無形的墻”,必須常抓不懈、實抓實干。
只有徹底打破這堵“無形的墻”,才能夯實執政根基,密切血肉聯系,獲得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