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IP打造品牌人設,已經是當下各行各業、各家企業的必備營銷手段,當然在家居建材行業同樣如此。無論是依靠與成熟IP之間的協作或是自有IP的打造,各家企業也都有著自身的特色。
近日,連續舉辦五屆的“生活尚好節”再度啟動,從1.0的聚焦創造,到聚焦設計、聚焦價格、聚焦品牌,再到今年5.0聚焦“潮生活”,尚品本色總能通過“尚好節”向更多的人傳遞生活的價值與意義,真能做到了消費者的心里,讓消費者認同并買賬。
無論是打造自有經典IP或是在產品的打磨上,一直以來,尚品本色始終在分析消費之所想。從提供單一的木門產品,到提供門墻柜一體化高端定制,其獨創的1+N模式也早已走出了帶有自身發展特色的路徑。
同時,去年全新啟用的智能化工廠,更是將尚品本色的競爭力再度提升了一大截,張靜波說在他看來,整個家居建材行業,工廠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家具建材的生產制造型工廠,另一類就是在硬件和軟件投入更大的智能工廠。尚品本色的新工廠則定位與當下領先的工業4.0智能制造。
提到新廠區與老廠區之間各自的分工,張靜波表示,高端系列還是放在我們原來之前的老工廠,因為它不僅僅是通過設備來流水線的設備來制作,可能會摻雜到一些人工的或者傳統的手工藝在里。高標準的這種流水線作業的產品,或者通必須通過智能制造來達到我們的產品呈現目的的這一部分產品則全部放在新工廠來做。
無論工廠在技術上如何升級變化,但身處魯班故里,墨子之鄉的尚品本色,依然堅守著“匠人”的精神,將打造高品質產品視為企業發展的底線。
本次與尚品本色副總裁張靜波的對話特意選在了新工廠的展廳,設身處地的感受工業4.0與高端定制帶來的魅力的同時,深度探討木門行業、定制行業以及門墻柜一體化發展趨勢的未來。
科技、地緣雙賦能 未來信心滿滿
王晶:尚品本色新工廠規模有多大?
張靜波:新工廠目前在建和已經投入生產的部分占地500畝左右,包括廠房、土地,然后為了我們下一步的戰略發展,還規劃預留出500畝的發展空間,整體加起來1000畝左右。
王晶:從北京到滕州坐高鐵現在只要兩個半小時,下了高鐵基本上就到了咱們的工廠,緊鄰交通樞紐這種地緣優勢會為企業帶來怎樣的賦能?
張靜波:滕州這個地方本身在地域上就有著自身的優勢,尚品本色的新工廠與老工廠相比,在交通上來講差不太多。當然如果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高鐵的建成勢必帶動地區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布局的變化,也產生了積極的增長優勢,對于人來講緊鄰高鐵,出行也更方便一點。
王晶:您怎么看待今年整個家居建材行業以及木門行業的現狀,以及未來的大的走向?
張靜波:前幾年,在行業的交流會上也經常會聊到大環境,但那個時候誰聊大環境,一定會被笑話。但今年當大家再交流大環境形式的時候,就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確實都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一些壓力。各行各業都是如此,這也不僅限于我們家居建材行業、更不限于木門行業。
每個行業它所承受的壓力方向不一樣,從家居建材行業或木門行業來看,聚焦到單個企業,如果之前的業務長期聚焦在工程端,在當下可能會受到的影響會大一些。當然,這家企業如果長期以來就是在深耕終端、深耕C端,在零售端做的比較深的話,可能受到的影響相對就會小一點。以尚品本色自身的發展來看,在市場端布局我們的終端零售能占到95%左右,工裝類的業績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受的影響和壓力會小一點。
今年家居建材行業,從整體上來看,和前幾年相比,壓力還是有的,但接下來會越來越好,這個信心我們還是有。
重新定義“潮”生活
王晶:尚品本色“生活尚好節”已經發展到5.0,能夠支撐尚品本色不斷挖掘人們對于空間、對于生活意義追求的動力在哪?今年為何將目光鎖定在“潮生活”?
張靜波:確實,生活尚好節”這一自有IP已經延續了5年,每一年我們的主題都不一樣,今年我們叫“潮生活”。首先來講,我們所理解的“潮生活”可能與大眾心中的理解不太一樣,我們認為“潮”不僅僅限于90后或95后,包括80后、70后、甚至60后就不潮了嗎?我覺得“潮”應該是一種大的生活方式。包括我們的父輩,他們其實也有著屬于自己的“潮生活”方式,在這背后一定是生活品質的提升。所以我們在定義“潮”生活時,是從各個年齡段出發。
今年聚焦在“潮生活”上,尚品本色希望為大眾傳達一個不要用之前的眼光去看待家居建材行業,他們除了在做產品以外,更在與時俱進的做設計。
“門墻柜”的全新打開方式
王晶:不僅僅是在IP的打造上,在產品結構層面,從木門到“1+N”,尚品本色同樣一直在不斷深耕、擴展。從提供單一產品到提供門墻柜一體化的定制服務,這也是很多頭部木門企業當前通常選擇的升級路徑,您認為這樣的轉型是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么?單品類發展是否還有未來?為什么?
張靜波:尚品本色從幾年前就提出了“1+N”的發展模式,“1”是指我們的木門,“N”則是指從木門延伸至多品類的發展模式。但最初提出這一概念時,還停留在產品端,但隨著不斷的發展再來看“1+N”,不再僅限于產品層面,還包括我們的智能制造、包括發展到現在的門墻柜一體化的高端定制以及其他各個層面的考量。
今年以來,在行業內的很多場合大家都在談門墻柜一體化這種定制模式,再談與傳統定制之間有什么本質的差別。我個人認為,作為木門行業的企業,并非需要著急去給門墻柜一體化這種多品類的發展模式做一個很詳細的定義。這一切的出發點還是基于消費者有這樣的需求,或者說市場有這種需求。作為企業來講,就應該及時調整戰略,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應該適當的引領一下消費習慣。
我們可以觀察到,消費者在居家生活中對于那裝修這件事情他一定有更高的需求,但是這種需求不僅僅是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對時間成本的壓縮也有需求,消費者更希望省心、省時,既然消費者有這種需求,作為企業來講,既然我們有這種經驗和能力,就可以結合市場需求把門墻柜這件事情給做好。
王晶:我們在講全屋一體化在很多時候消費者或許沒有這么深的概念,所以消費者是不是“被定制”了?包括門墻柜一體化,是不是觸達到了消費者真實的需求?
張靜波:這一話題我們可以回到真實的場景當中,在我們做家裝時,很多時候既想實現理想當中的居家的環境又不愿意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去了解每一種產品它背后的邏輯,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無論如何,木門的需求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選擇木門之后就涉及到頂墻、地面、墻面、整體家具的選擇,如何讓這些方面實現有機融合?作為我們這種企業把他整合起來滿足消費者這種整體需求,同時也減少了他們的麻煩。
王晶:尚品本色在推動“門墻柜一體化”過程中有沒有痛點?
張靜波:說到痛點,我認為不僅僅來源于我們的消費者,在設計層面同樣存在痛點。
對于設計師群體而言,一家企業為他單提供木門產品,另一家提供所謂的墻面產品,包括桌椅、柜體、涂料、壁紙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對應著一個活多個品牌商。從他們的角度出發,也想通過某種方式去解決他的設計成本,把墻面上所有的問題一次解決掉。因此我們認為在設計環節要比消費者層面的痛點更亟需解決,解決了設計師的難題,最終也就是解決了消費者問題。
王晶:當“高定”成為當下家居企業流行的發展趨勢,對此趨勢您怎么看?您認為家居企業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市場變化?對于”高定“尚品本色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張靜波:首先來講“高定”不等同于高價格,不能一說“高定”你先把價格搞上去了,這一點絕對不能被認同。高定的背后應該是品質高、顏值高、甚至服務好,這三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談“高定”、談尚品本色的門墻柜一體化的這種高端定制時,首先想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消費者對自己居家生活品質更高的訴求。這不是在經濟方面的消費需求,而是理想生活的狀態的需求,擺闊生活品質、色彩、甚至服務。我們在做的是什么?就是迎合這種需求,把自身的商品在提升一個檔次、把服務提升一個檔次。
在家庭裝修中,很多時候設計方案以及產品與最終的呈現效果并沒有實現很好的銜接,這也是尚品本色要做門墻柜一體化的一個初心,真正的達到所見即所得的效果。(文/新浪家居尹得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