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圍獵下,家居企業的千億夢如何照進現實?
資本在加速影響家居行業
當下,資本正在加速影響家居行業。一是,隨著居住觀念的轉變與相關消費投入的增加刺激,家居領域頭部企業們正在密集尋求上市進一步擴大規模;另外,家裝作為大家居行業的流量入口,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場參與角逐,相關行業巨頭正在加速布局。今年,家居行業內的熱點事件大部分都與資本市場有關,家裝行業格局風云變幻。
?年初,天安新材發布公告擬收購鷹牌4家子公司66%股權;近日,天安新材公告顯示,該次重大資產購買之標的資產已完成過戶手續,此外,雙方合資成立鷹牌實業;
?4月29日,久未露面的國美電器黃光裕出現在“打扮家”家裝戰略發布會,宣布國美電器正式進軍家居行業,目標3年內實現5000億的市場規模;
?6月25日晚,尚品宅配集團公告:股東達晨財信、天津達晨將其持有的部分股份轉讓給北京京東。同時,還將以定向發行827.81萬股、募資不超過5.34億元的方式,引入京東作為戰略投資者;
?7月1日,證監會官網披露《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和《中山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兩份招股書;
?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受理土巴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創業板上市申請。同一天,居然之家與紅星美凱龍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7月6日,貝殼找房宣布與圣都家裝達成協議,將收購圣都100%的股權,總對價不超過人民幣80億元,并根據包括監管批準在內的慣例交割條件分階段推進收購安排;
?8月4日,惠達衛浴公告擬收購LA’BOBO,強化瓷磚巖板業務,雙方于8月30日正式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8月30日,四通股份要約收購結果確認,唯美系占股35.99%成實控人;……此外,截至7月,2021年已有6家家居企業先后登陸A股,目前還有40多家在IPO排隊中。顯然,資本正在加速影響家居行業。家居企業應該擁抱資本嗎?擁抱資本的正確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資本
但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資本,可以說在所有的商業活動中,資本的嗅覺是最敏銳的。今年資本扎堆加速進軍家居行業的現象無不昭示著一個事實:家居行業是有利可圖的,且未來的空間不小。
據數據,目前泛家居行業的市場規模約4.5萬億元,在整個大消費領域,這種規模是屈指可數的,由此可見泛家居市場的前景。資本入駐的邏輯搞清楚了,那么為何資本選擇了這個時間節點?首先,這與行業的發展階段有關。根據行業生命周期理論(Industry Life Cycle) ,行業的生命發展周期主要包括四個發展階段:進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行業的生命周期曲線忽略了具體的產品型號、質量、規格等差異,僅僅從整個行業的角度考慮問題。行業生命周期可以從成熟期劃為成熟前期和成熟后期。在成熟前期,幾乎所有行業都具有類似S形的生長曲線,而在成熟后期則大致分為兩種類型。
第 一階段,該產業處于發展的初期,這時候行業增速非常快,滲透率迅速提升。只要是行業的參與者都能獲得行業的發展紅利。這一時期的產品設計尚未成熟,行業利潤率較低,市場增長率較高,需求增長較快,技術變動較大,行業中的用戶主要致力于開辟新用戶、占領市場,但此時技術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產品、市場、服務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對行業特點、行業競爭狀況、用戶特點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業進入壁壘較低。
第二個階段,在**階段的機會出現后,其他資本會逐步進入這個行業,導致行業競爭加劇。這個階段雖然行業在高速增長,但是由于競爭加劇,利潤率可能在下降,參與者往往增收不增利。在后期,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會漸漸退出。
第三個階段,經過第二階段競爭加劇后的殘酷廝殺,有競爭能力的企業活下來并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這階段的行業增速雖然已經較第 一第二階段放慢,但是由于龍頭企業定價權上升,其利潤率也在回升。第四個階段,經過長期的演繹,這個行業逐步變成夕陽行業,行業增速出現負增長,甚至被其他新興產業替代。
就目前整個家居行業的現狀來看,行業正處于第二個階段的末期(成長期),在邁向第三個階段(成熟期)的路上。這個階段不似**階段的“一好百好”,亂花漸欲迷人眼,很難分清哪家企業究竟更能長遠發展;也不像第三階段的龍頭企業地位徹底形成,市場占有率集中,龍頭企業定價權上升(如家電行業),資本即使插足,也獲取不到太大的利益。
截至目前,A股已有約80家泛家居類上市公司,涵蓋了五金、地板、陶瓷、衛浴、家具、床墊等多個細分領域。在各細分領域中,前十強的企業大多都已上市,但尚沒有出現營收超300億元的大公司。按照上市企業的營收規模,當前家居行業、建材行業的三家龍頭分別為歐派家居、尚品宅配、索菲亞,以及東鵬控股、蒙娜麗莎、帝歐家居等。2020年,除了歐派家居外,其余五家企業營收規模均未能突破百億元。
簡而言之,在這個階段入局,資本試錯的成本更低,獲利空間更大,也更容易掌控話語權。
此外,除去行業發展階段的因素外,新冠疫情也是一劑資本加速進軍行業的催化劑。
據高盛投行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年初,并購交易活躍程度是去年疫情開始前的兩倍。雖然很多公司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變得保守起來,但隨著部分地區疫情穩定且疫苗推出,企業也更積極地開始從風險及機遇的角度出發進行大規模的并購。
高盛投行認為,雖然現在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不論是科技、消費產業,還是大健康行業,都紛紛開始動作,現在是一個良好的時機。家居行業屬于消費產業中重要的一環。經過了一輪疫情危機的洗牌,敏銳的資本感受到這是一個“抄底”的良機。這也正是今年資本市場在家居行業如此活躍的原因之一。
資本加速入駐,影響有幾何?
資本今年扎堆進入行業,究竟帶來的影響有幾何?首先,資本的入駐會使得“強者恒強”。通常情況下,資本會“擇優錄取”,比如貝殼收購圣都、京東收購尚品宅配股權以及天安新材收購鷹牌子公司股權等。
與互聯網行業喜歡孵化新興企業不同,在傳統的家居行業中,資本一般不會選擇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而會選擇有一定行業地位及市場份額的中大型企業。
這樣的選擇便會造成“強者恒強”的局面。當“強者恒強”的局面逐漸形成后,便會加速行業從成長期到成熟期的發展。
也就是說,行業的品牌集中度會加速提升,龍頭企業的行業地位會加速鞏固,進入行業的壁壘大幅度提升。新興品牌的誕生及存活率會越來越低。同時,由于資本的加持,行業的研發創新也將迎來高潮。
比如說,資本加速進駐整裝市場后,未來消費者的裝修會越來越便捷、高效,且價格會越來越趨于合理化、透明化;再比如,資本的入駐將加大智能家居的研發,令智能美好人居生活提前到來;還有的企業利用資本優勢優化智能生產線,降低能耗,不僅徹底達到綠色生產的目的,而且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從社會環境的角度來看,這些影響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家居場景帶來極多的好處及便利。
家居企業應該擁抱資本嗎?
既然資本帶來的好處這么多,那么家居企業應該積極擁抱資本才對。理論上而言,這樣的結論似乎沒有錯。但是實際上,資本也分“好資本”與“壞資本”。家居企業在擁抱資本之前也應做好調研,搞清楚聯姻資本的好壞。有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高達50%以上的公司被兼并收購后,經營狀況會大不如前。
這樣的原因有很多,資本方入場有的時候僅僅是為了該公司的某項技術,也有可能僅僅是為了這個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實際上對公司的后續發展情況并不關心;還有一種情況,資本方入場后由于股權控制日益擴大,在后續發展中掌握了企業話語權。一旦產生分歧,很可能造成企業方難以掌控的局面,嚴重的甚至會失控被迫離場;另外,資本的入局還可能導致人才的動蕩、管理的變更以及為了資本拼命“制造”業績,企業失去了發展的初心,最后造成畸形的局面。
擁抱資本的正確姿勢
那么應該如何正確擁抱資本呢?筆者日前采訪行業一位大佬,提及其企業的上市規劃,這位大佬說:“我們近幾年都不打算上市。首先我們現在雖然發展不錯,但是縱觀整個制造業而言,我們的體量還太小。體量如果不夠大,上市的話意義也不大,很難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甚至有時候會因為上市,要對得起廣大股東及股民的利益,而改變企業的發展節奏,這對我們而言得不償失。另外,我們企業現階段發展的經濟支撐比較充足,暫時也不需要外界力量來加持。”
從這位大佬的談話可以看出,他是真正思考且權衡過企業與資本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為了跟風而跟風,為了上市而上市。因此,在擁抱資本之前,企業應當清晰認知現階段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自身階段性目標定位。究竟是為了擁抱資本而擁抱資本,還是企業現階段的發展確實需要資本的加持。對于加持的資本方更應全方位進行調研,搞清楚資本方的加持動機。切不可為了擁抱資本而擁抱資本,更不應湊行業的熱鬧。
結語
可以預見,資本對于行業的加持將會加速前行,這也是行業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過程。從宏觀層面來看,資本的加速進場將加速行業的洗牌進度,加快行業品牌集中度的提升,提升行業的創新速度及數量,加快健康、智能美好人居生活場景的到來。
而從微觀層面來看,企業應當在搞清楚入場資本的動機以及行業及自身的發展階段及需求的情況下,以積極的心態擁抱資本。對于暫時不受資本關注的企業而言,也不必過度沮喪,健康規劃發展好企業才是未來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