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輕量化是當前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位于鄒平市的魏橋輕量化基地,魏橋創業集團開發的新型鋁合金材料已成功應用到福田4.5噸輕卡全鋁車廂上,使車廂減重55%以上,實現了汽車的節能降耗。
據了解,魏橋輕量化基地由魏橋創業集團與蘇州奧杰、廣州和德等公司合作建設,以開發汽車輕量化與整車制備核心技術為目標,致力于打造國內全流程的汽車輕量化研發、實驗、制造基地。目前,廣州和德輕量化結構件、蘇州奧杰全鋁車身總成、魏橋輕量化中試基地、魏橋輕量化鋁型材、高性能泡沫鋁構件等項目已進駐基地。3月26日,在濱州市“聚力83工程走進項目現場”主題采訪活動中,記者來到魏橋輕量化基地,實地探訪了山東宏奧汽車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輕量化全車身總成及零部件項目和山東宏和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輕量化擠壓結構件項目,了解基地建設的最新情況。
走進山東宏奧汽車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輕量化全車身總成及零部件項目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使用鋁材加工設備制作汽車零部件。公司設備工程師高儀康向記者介紹,該項目總投資6.1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57000平方米,主要建設沖壓車間、型材加工車間、白車身焊接車間、表面處理車間及其他公輔設施,將購置安裝雙頭數控鋸床、三軸CNC、深彎機、自動化液壓沖壓線、自動化連線裝置、開卷剪切線、激光切割機、CMT弧焊機器人、SPR機器人、FDS機器人、涂膠機器人、車身總成主焊輸送線、前處理等主要設備50臺(套),達到年產沖壓件25萬件、白車身總成5萬輛、型材類零件5件、模具100套。高儀康告訴記者,項目建設仍在加速推進中,目前廠房安裝檁條已完成90%,頂部封閉已完成90%,廠房周邊墻體封閉已完成70%,廠房內部地面施工已完成75%,主體設備采購已完成70%,車間輔房建設已完成80%。
高儀康告訴記者,續航里程一直是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難題,要解決這一問題,一種辦法是增加電池容量,另一種辦法就是減少車身重量。“我們企業現在做的就是‘以鋁代鋼’減少新能源車身重量,能比傳統車身至少減輕40%左右的重量。”高儀康說。他表示對汽車輕量化發展充滿信心。
在魏橋輕量化基地,山東宏和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輕量化擠壓結構件項目制造出的鋁制零部件,同樣在保證其本體性能要求基礎上達到了大幅度減重的效果。“去年10月26日,宏和輕量化擠壓結構件項目一期實現投產。這是全省第一條液態模鍛擠壓鑄造生產線,也是魏橋輕量化基地內首個開工投產的項目。”山東鋁協秘書長、山東宏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前方介紹說。
據了解,宏和輕量化擠壓結構件項目總投資4億元,廠房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主要購置安裝燃氣保溫爐、高速變頻攪拌熔煉爐、多腔室變壓發泡爐、激光測距陣列系統、低速耐熱攪拌系統、液氮高速氣化供給器、自動釬焊成型系統、微焦點CT設備、環保系統等設備108臺(套),達到年產高性能泡沫鋁構件15000立方米規模。目前,項目一期已完工投產,項目二期立項已完成,配套工程正在建設。
該項目采用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泡沫鋁制備技術,實現了泡沫鋁孔結構的主動控制及泡沫鋁三明治結構的冶金級結合,使性能及穩定性顯著提升。項目將通過“高性能泡沫鋁材料”的成套技術系統解決方案,以高性能材料為核心,整合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的延伸開發,深入契合市場需求,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競爭力的高性能泡沫鋁結構件研發和制造基地。該項目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和先進意義,并將對國內汽車、高鐵等行業輕量化發展作出較大貢獻。
趙前方介紹,魏橋輕量化基地項目是魏橋創業集團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傾力打造的鋁深加工產業高端集聚區,是在原鄒平一電、二電項目拆除基礎上建設的新項目,未占用任何新增土地,真正實現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目前,基地中的各建設項目正倒排工期,加緊工程收尾和設備安裝調試,確保今年如期投產。
在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魏橋輕量化基地加大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力度,品牌和社會效應日益凸顯。目前,基地與福田、特斯拉等國內外汽車整車制造企業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成功將汽車輕量化系統解決方案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汽車配件、整車制造等進行深入融合,贏得了與行業協同發展的先機。
趙前方說,目前,濱州正積極申報國家先進制造業輕量化產業基地。魏橋創業集團將以此為契機,聚焦輕量化發展,打造國內大型輕量化研發制造基地,實現從“創業魏橋”到“科技魏橋”的轉變,為世界高端鋁業基地建設不斷提供新動能。
文章來源:世鋁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