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門窗界有這樣一個經典案例:
一大爺去買門窗,路過四家店。四家賣的門窗相近,但是大爺并沒有在最先路過的第一家和第二家買門窗,而是在第三家買了一樘門,更奇怪的是在第四家又買了三扇窗并封了陽臺。
大爺去門窗,路過門窗店,看到賣門窗的店主,就問:你家門窗怎么樣啊?
店主回答:我的門窗質量特別好,樣式多顏色正!
大爺搖搖頭走開了(只講產品的賣點不探求需求,都是無效介紹,做不了單)
大爺又到一個店,問:你的門窗什么材質的?
店主措手不及:早上剛到的貨,最新款,看這開啟方式應該是最新研發的。
大爺二話沒說扭頭就走了。(對產品了解一定是親自體驗出的,親自體驗感受出的才是賣點。只限于培訓聽到的知識,應對不了客戶)
旁邊的店主見狀問道:大爺,您要什么款式的,我這里種類很全!
大爺:我想買廚房門。
店主:我這鋁合金材質的是目前最防油煙腐蝕了?
大爺:那就來一樘吧。(客戶需求把握了,但需求背后的動機是什么?喪失進一步挖掘的機會,屬于客戶自主購買,自然銷售不能將單值放大)
這時大爺又看到一個店主的門窗便去詢問:你的門窗怎么樣啊?
店主:我的門窗很不錯的,請問您想要門還是窗戶呢?(探求需求)
大爺:我想要窗戶,廚房的門買過了。
店主:大爺是要裝新房吧?(挖掘更深的需求)
大爺:是的,兒子結婚的新房。
店主:大爺親自來買門窗,兒子一定事業太忙了。(適度恭維,拉近距離)幾個月以前,附近也有兩家裝新房的,他們就來我這里買的門窗,(講案例,第三方佐證)您猜怎么著?這兩家都生了個兒子!(構建情景,引發憧憬)你想要幾扇窗?(封閉提問,默認成交,適時逼單,該出手時就要出手)
大爺:陽臺窗跟臥室的都想要。
大爺被店主說得高興了(客戶的感覺有了,一切都有了)。店主又對大爺介紹陽臺窗用斷橋鋁門窗,保溫隔熱性能好。
店主:內開內倒窗是目前最適合大爺家的,以后抱孫子了就不怕孩子爬窗戶 (連單,最大化購買,不給對手機會),現在剛結婚的都裝內開內倒窗,微風入室,又能防止小朋友攀爬!(愿景引發)
大爺:是嘛!好,那就來三扇內開內倒窗吧。
店主:您人可真好,兒子一定是事業有成又孝順,實在太有福氣了!(適度準確拍馬屁,不要拍到馬蹄子上)
店主稱贊著大爺,又說他的門窗每天都是幾點進貨,天天銷量都不錯,款式多樣和質量保證,售后到位(將單砸實,讓客戶踏實),要是以后裝陽光房,讓大爺再過來(建立客戶黏性)。
大爺被店主夸得開心,說要用的好,讓朋友也來買。大爺交完訂金,滿意的回家了。
門窗人,有何啟示?我們在賣門窗的時候是否做到店主四?這些話術雖然簡單,但在場景中你能能否抓住時機把握客戶的心理需求?
那么,銷售賣什么?
生客賣的是禮貌
熟客賣的是熱情
急客賣的是效率
慢客賣的是耐心
有錢賣的是尊貴
沒錢賣的是實惠
豪客賣的是仗義
時髦賣的是時尚
小氣賣的是利益
享受型賣的是服務
挑剔型賣的是細節
猶豫型賣的是保障
隨和型賣的是認同感
文章來源:門窗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