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城南路一家屬院一戶業主擅自破壞住宅樓墻體,將居民住宅變成了商鋪。為解決這事,居民張大爺和王大爺沒少跑腿,但是,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過來看后,再無下文。他們希望職能部門采取行動,還居民一個寧靜的居住環境。
環城南路西段116號紡織局家屬院共有兩棟樓房,是上世紀70年代由原市紡織工業所建。自房改以后,公房變為私房,有的人將房子出租,有的變賣,由于沒有物業,本來不大的院子出現了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現象,特別是有業主擅自破壞住宅樓墻體,改變住宅用途,對墻體安全和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前樓2單元一樓東戶業主,自買房后沒有住過一天,大家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把房子變成了商鋪,影響了其他住戶休息。我曾試圖進去了解情況,但被里面的人趕出來了。”86歲的張大爺說,這戶業主“住改商”近一年時間,由于商鋪沒有安裝門頭,商鋪大門、窗戶裝的玻璃顏色很深,從外面看不到里面,所以這個商鋪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大家也說不清,但不少居民稱可以聽到從商鋪內傳來的麻 將機聲。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這個小區,居民反映的這家商鋪大門緊鎖,透過深色玻璃大門,可以看到進門吧臺的架子上擺放著各種茶具等,門口位置還擺設了石頭盆景。住在隔壁的王女士說,這戶業主“住改商”后,她時常聽到店里傳來麻 將機的聲音,人們的說話聲也很大,影響休息。還有一股很大的煙味從衛生間窗戶飄進她家,很難聞。“去年夏天,這個情況比較嚴重,通常一打麻 將都是通宵,最早也要到凌晨2點多,比較擾民。平時周六周日麻 將機的聲音比較大。最近一段時間天比較冷,偶爾能聽到麻 將聲。”王女士說,“這家商鋪不是每天都開門營業,沒有規律性的。”
張大爺告訴記者,2015年,這戶業主開始擅自破壞住宅樓墻體。對方先是把房子南面的一間窗戶拆掉后安裝了防盜門,之后,擅自開挖房子北面臨街墻體,當時噪聲很大,樓上正在午休的高齡老人被驚醒,家委會和院落居民多次勸阻無效。2017年,對方開始經營這家商鋪,他和91歲的王大爺為解決此事沒少操心,打電話、親自跑到張家村街道辦事處反映了至少8次,都沒人管這問題。“我們院子門口掛著張家村街道‘院長制’公示牌,我們曾聯系牌子上的二級院長米金秀,當時對方派人來看過這個情況,但看完后就再沒聲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張大爺說,根據《物權法》規定,業主不得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如果將住宅變為經營性用房,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然而他們多次反映小區業主“住改商”問題卻沒人理,這到底是咋回事?希望相關部門盡快查證落實予以解決,讓居民擁有一個宜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