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崗區以區委1號文的形式印發了《深圳市龍崗區委區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深圳東部中心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三個方面出臺20條措施來優化龍崗區營商環境,促進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年GDP達到4500億元
《意見》的任務目標是: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善基本公共品供給,夯實先進制造業根基,努力實現工業增加值穩居全省區縣級行政區域第一,GDP達到4500億元左右,工業對GDP貢獻率穩定在60%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30%左右,培育百億級以上企業總部和第二總部12家。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8%,R&D比例達到12%,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500家以上,新建新型科研機構5家,建成創新平臺不少于180家。
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制
《意見》提出改革工業用地使用方式。實行只租不售、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先撥后讓等彈性工業用地出讓制度,土地供應優先保障存量大型工業企業產能擴張或母廠轉移。鼓勵社區股份合作公司和制造業企業以建成物業分成方式參與原農村集體工業用地入市流通。
《意見》提出實施“中堅企業培育計劃”,篩選50~100家創新能力強、增長潛力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領導掛點、專人對接、專家指導、發展空間保障、新產品試用、財政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實施精準服務、精準扶持。據介紹,“中堅企業培育計劃”是繼去年“龍騰計劃”后推出的又一重大措施,旨在優化龍崗企業結構、培育中堅力量,力爭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育,提升龍崗先進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方面,《意見》提出,控制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的規模和速度,引導鼓勵綜合整治類城市更新,支持舊工業區“帶產業項目”、“為擴大產能”或“用房企業聯合參與”升級改造,提高未建空地容積率。
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既擠壓了產業和居住空間,又大幅抬高了生產生活成本。鼓勵制造業企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參與升級改造既可以保障產業發展空間,又可以有效穩定空間使用成本,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龍崗發展歷程中,從引進“三來一補”企業到扶持民營企業發展,集體廠房在載體供給方面功不可沒。在新時期,有效發揮集體廠房的空間保障作用對龍崗制造業可持續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意見》提出要挖掘集體廠房的潛力,引導國有和社區集體工業廠房和倉儲用房直租符合產業導向的實體經濟企業。
加強企業人才住房保障,優先推進在按政策規定基礎上增配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的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項目;探索利用社區集體土地建設人才住房,支持實體經濟企業聯合建設人才住房。“十三五”期間新籌集建設保障性安居住房4.3萬套,優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選址,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周邊交通配套,保障重點企業人才的居住條件得到切實改善。對于符合條件但未獲得住房分配的企業人才,加大貨幣化補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