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馳是個喜歡安靜的人。在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期間,作為嘉賓的他和助手沒有住進主辦方安排的五星級酒店,而是在自己公司的平臺——小豬短租上就近選了一所房子住下。這個選擇有些特別,但最合他的心意:趁機感受廣東房屋共享的市場行情,也反思小豬短租的服務還有哪些不足。
在這樣一個以企業(yè)家為主體的國際商業(yè)會議中,中國的分享經濟被作為一個新熱點來談論。與同場的摩拜單車等快速成長的分享經濟公司有所不同,陳馳認為中國的分享住宿是一場長跑,補貼用戶并不能贏在起跑線上。
2017年11月,小豬短租完成1.2億美元的融資,由馬云創(chuàng)辦的云鋒基金領投,并且已經累計獲得25萬間可共享的房源。據陳馳介紹,這一輪融資將用于進一步拓展國內的短租市場,“這個市場還在早期,還要長跑”。在他看來,長跑的路上既要翻過社會信任的大山,還要應對技術帶來的新挑戰(zhàn),但終點前最大的障礙,還是政策的不確定性。
補貼促成不了信任,但技術可以
打開自己的家門,讓別人住進來,是一門美好但困難的生意。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中心發(fā)布的《中國住房分享發(fā)展報告2017》(下稱“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國內閑置房屋超過7000萬套,截至2017年底,我國主要住房分享平臺的房源數量僅為190萬套,現有參與分享的房源數量僅占其2.57%。參與住房分享的用戶僅有3500萬人,即使按照人均旅游次數的算法將其折合成1億人次,也僅占全部旅游人次的2.25%。
與其說房屋共享是租房生意,不如說這更像是一場社會信任試驗。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時,很多人覺得陳馳和創(chuàng)業(yè)伙伴的選擇非常烏托邦。“五年前99%的資本覺得在中國做房屋的分享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那時的信用體系是不可能做到的。”
怎么在陌生的房東和訪客之間建立信任關系?有人借鑒其他分享經濟成功的案例,建議房屋分享行業(yè)也可以通過給與房東和用戶補貼,來獲得更多業(yè)務增長。但陳馳認為,這并不是個好主意。
“我今天補貼你20元,你會來短租消費嗎?不見得;但是打車平臺補貼20元錢給你,你可能就會去打車。”在他看來,房屋共享和其他分享經濟最大的不同,在于消費頻次低而客單價高,而補貼不僅吸引不了用戶,還會帶來平臺運營成本的高漲,對房東和房客的信任關系而言,顯然得不償失。
經過5年的不斷嘗試,陳馳越發(fā)覺得科技手段是一種增進房東與房客之間信任的有效方法。在已有的嘗試中,小豬短租推廣的智能門鎖系統(tǒng)讓房客通過輸入數字密碼打開房門,為房東省去了開門、接待的麻煩。“如果這個房子真地變成智能的房子,分享就變得很容易了,原來房東擔心的問題也不用擔心了。”
未來的可能還不止于此。在陳馳的設想中,閑置房屋的共享是最適合推廣智能家居產品的應用場景:智能電表可以讓房東在手機上隨時知道房屋內的用電情況,既方便結算費用也方便房東了解房屋的使用情況;智能冰箱可以為房客提供附加服務,若與周邊的超市合作還能帶來更多的商業(yè)機會……據他透露,目前小豬短租已經在和擁有許多生態(tài)鏈企業(yè)的小米接觸,嘗試開展智能家居方面的合作。
在房屋共享這個非標準化的創(chuàng)業(yè)領域,陳馳希望通過科技手段將一些服務做到標準化,以此在房東和訪客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交易關系,而在這個過程中,小豬短租作為平臺,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房屋共享生活方式和基礎設施的“賦能者”。
最大瓶頸在于政策
從一開始的“連我媽都不愿意租給我”,到今天逐漸積累25萬房源,陳馳希望借小豬短租的嘗試證明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足夠支撐起房屋共享這門生意。回顧這5年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陳馳感覺這場長跑看到了終點的一絲曙光,但攔在終點前的最后一道關卡依然清晰存在——不確定的監(jiān)管政策。
雖然在宏觀政策層面,“互聯網+”短租業(yè)務作為“分享經濟”的代表受到鼓勵,但相應的監(jiān)管仍屬于法律空白地帶,一旦房東與房客之間出現糾紛,或出現房源損毀等問題,平臺應承擔的責任和相應的處置辦法并沒有具體政策規(guī)定。對于已經“長跑”5年的創(chuàng)業(yè)者陳馳來說,這更多的是一種挑戰(zhàn)。
在《財富》論壇期間,陳馳重點研究了廣州的短租市場的數據,他驚訝地發(fā)現最近一年來,廣州的房源數量增長特別快,但房東所反映的問題也非常集中:“把房子短租出去,這是不是合法的?出了問題找誰?”
“廣州、深圳的房東是如饑似渴,每天催著我們和執(zhí)法機構溝通,怎么解決相應的法律問題。”陳馳意識到,房東和房客的信任條件已漸趨成熟,但政策法規(guī)的不確定性,限制了許多人分享房屋的信心和行動。
政策的不確定性來自諸多方面:分享房屋到底合法不合法,能不能做?是按旅館業(yè)來監(jiān)管,還是按租房業(yè)來監(jiān)管?在不同城市和不同機構,陳馳得到的回答各有不同。而在具體的運營中,房東分享房屋時很可能會受到干擾。“物業(yè)來說你不能住,或者居委會來說你不能住,甚至公安機關說你不能住了,甚至有時候還會罰一點款,房東積極性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政策的不確定性其實是分享經濟在全球的共性問題,房屋分享“鼻祖”Airbnb依然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被指控“非法經營”和“逃稅”。陳馳認為,中國的決策層近年來在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領域的寬松政策培育出了許多新的模式和公司,但經過數年發(fā)展后,也需要及早出臺相應的監(jiān)管細則,樹立行業(yè)發(fā)展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