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新年,就有讀者問,2018年適合買房嗎?筆者告訴他,1月1日起東莞調整了存量房評估價基準價,二手房“陰陽合同”越來越難了;有銀行調整二手房的房貸利率,首套房貸利率上浮至基準利率的30%,二套房上浮至基準利率的40%,金融政策進一步收緊。
2017年是樓市調控政策收緊,限購、限價、限外、限貸、限售、供過于求的年份,房價顯示出的特點是低價區域“補漲”,高價區域滯漲甚至松動;展望2018年,供過于求的狀況仍然難以改變。雖然隨著社保年限到期,一部分購房需求釋放會推動樓市成交,但是限貸和限售的樓市調控政策仍然影響著住房的流轉,加上金融政策持續收緊,預計2018年的樓市成交并不會比2017年好。“房住不炒”是目前樓市的主基調,在“租購并舉”的時代下,保障性住房、租賃住房是未來市場的主角,嚴控商品住房房價過快上漲,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政策繼續……種種因素告訴炒房客,短線炒房的年代早已過去。
不過,身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東莞,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城市綜合體崛起提升城市吸引力,吸納深圳等一線城市產業轉移和人才引進,也為東莞樓市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發展潛力。近兩三年來,幾十家品牌房企陸續進入東莞拿地,提早在東莞布局,看好的正是東莞的未來。高端人才的進入將帶來新的居住需求,品牌房企也會提升東莞樓盤的品質,東莞樓市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格局。
整體房價出現大幅度下跌或許不大可能。從2005至2015年11年間,東莞房價漲幅長期維持在7%左右,反映出以本土購房需求為主的東莞樓市理性、房價平穩。經歷了深圳客進入東莞又撤離的過程, 2017年房價漲幅由2016年的40%下滑至20%,2018年預計房價漲幅將繼續下滑,直至回落至相對合理的幅度。這或許才是東莞樓市發展的常態。
也許對于購房者來說,有交通利好和規劃利好的價格低洼區域仍然是購房選擇之一,相對高房價區域出現樓盤價格回落,或許也是入市撿漏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