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如今麻煩纏身。北京證監局日發布通告,責令樂視網前任董事長賈躍亭于2017年12月31日前回國。1月2日,賈躍亭發布關于《北京證監局責令賈躍亭回國履責通告》的回應函。賈躍亭表示,收悉通告內容后,第一時間高度重視,緊急制定了詳細反饋函,并與上市公司充分溝通形成債務解決意向,委托賈躍民于2017年12月29日下午前往北京證監局進行了當面溝通和匯報。賈躍亭再次對樂視體系公司債務危機引發的影響表示歉意,承諾“一定竭盡全力解決債務問題”。滯留境外的賈躍亭還在大洋彼岸為汽車夢努力,這次他能扭轉乾坤嗎?
證監局三次喊話賈躍亭回國
對于現在的賈躍亭來說,想要回國真是需要太大的勇氣。2017年12月29日晚間,深交所發布公告,對樂視網股東賈躍亭、賈躍芳給予公開譴責處分。在此之前,北京證監局12月25日發布通告,責令賈躍亭于2017年12月31日前回國,切實履行公司實際控制人應盡義務,配合解決公司問題,穩妥處理公司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賈躍亭第一次被隔空喊話。2017年9月13日,北京證監局曾向賈躍亭下發《關于對賈躍亭的監管關注函》,要求賈躍亭見函后立即回國,來處置公司面臨的各種風險。12月3日,北京證監局再次下發《關于對賈躍亭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稱賈躍亭違反相關規定。
早在2017年7月的時候,賈躍亭就辭去了樂視的所有職務,當天飛去了美國。算上12月25日的通告,北京證監局已經向賈躍亭喊話三次。為何被喊話?一是“老賴”,欠錢不還。據不完全統計,賈躍亭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的案子就有9起,其中最高的負債金額達14億,9起案件僅產生的執行費就逾600萬。2017年7月6日,賈躍亭在微博上發聲:“樂視至今日之巨大挑戰,我會承擔全部的責任,會對樂視的員工、用戶、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但半年過去了,至今一分錢也沒有還,也沒有拿出任何還錢的方案。二是違背承諾,毫無誠信。北京證監局的通告稱,賈躍亭作為樂視網實際控制人及前任董事長,在公司急需資金時未履行對上市公司提供無息借款承諾。深交所也指出,經查明,賈躍亭、賈躍芳違反了2014年12月6日做出的借款承諾。賈躍亭在樂視系最困難時,提前抽走資金。目前,賈躍亭已被法院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賈躍亭2017年遭遇滑鐵盧
樂視最早提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發展模式,按照賈躍亭“生態化反”理念,樂視在造電視、手機,還要造電動車,投資電影、電視、體育賽事版權,幾乎無所不能。曾幾何時,賈躍亭和他的樂視是投資者眼中的寵兒,數據顯示,2015-2016年有9家券商發布了44份樂視網研報,除9份中性或不評級外都推薦買入,沒有一個分析師建議拋售樂視網股份。
一直以來,“錢”是懸在樂視頭上的一把刀。自樂視2010年上市以來,賈躍亭通過定增、發債、股權質押、風險投資等多種手法,累積籌資超725億元。2016年,樂視資金開始緊張,從樂視電視到樂視手機再到樂視汽車,由于資金鏈的斷裂,賈躍亭也在一步一步深陷泥潭,無法自拔。剛過去的2017年,對蒙眼狂奔賈躍亭來說,可謂一路跌宕起伏。融資造車、失敗、融資、失敗、出售樂視、出走美國、打官司、被我國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從年初賈躍亭控制的樂視系超160億元融資,到辭去樂視董事長前往美國,從“賈布斯”到老賴,賈躍亭2017年遭遇滑鐵盧。“互聯網第一騙”、“龐氏騙局”紛紛扣在了賈躍亭的身上。以至于就連央視也質問賈躍亭,這到底是創業失敗還是金融詐騙?
造車夢能實現嗎?
現如今,樂視的七大子“生態”已是七零八落,各自艱難,樂視超級汽車項目成為賈躍亭堅守的最后一塊陣地。從2014年底開始高調的“SEE”計劃出臺,到后來賈躍亭本人投資的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開啟樂視汽車與法拉第的未來的合作。6個月前的2017年7月4日,身處困境中的賈躍亭,以為樂視超級汽車項目融資為由,孤身前往美國。按照賈躍亭的估算,樂視的汽車事業至少需要200億-500億元。在2016年11月的一次投資者交流會上,賈躍亭稱前后花在樂視汽車業務上的錢,已超過150億。目前的資金缺口還有250億-350億元。
不管是國內的樂視汽車還是美國的FF,都亟待資金續命。每一次融資的消息傳來都快速地被辟謠,就在所有人以為樂視汽車再無東山再起之時,又傳來了賈躍亭成功融資10億美金的消息,據稱獲得10億美元投資的賈躍亭將在明年正式推出FF 91汽車,實現他的造車夢。
如今賈躍亭把未來押注到FF上,但這一項目也命運多舛。賈躍亭仍舊掛帥的樂視汽車經歷高管兩任CEO丁磊、張海亮相繼離職的尷尬境遇,停工、破產、資金鏈斷裂等負面消息不斷傳來。如今又傳來消息,賈躍亭已經不再是法拉第未來的最大股東,在今年早些時候他已將股權控制轉讓給了侄子。造車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還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論是賈躍亭還是樂視,如今的境遇都令人唏噓,對于樂視,新華社此前撰文表示,樂視將攤子鋪得太多且開銷巨大,讓不少業務都暴露出風險。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過早、過多談及生態,反復、執迷于講故事,樂視今天的困局值得反思。互聯網行業的競爭需要以產品為核心競爭力的原點,企業是做大還是做精需要考量。沒有極致的產品作為支撐,到頭來終將如多米諾骨牌一般,一個接著一個倒下。在擅長的領域,發揮“工匠精神”,才是打造百年企業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