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萬達海外風波、割賣資產包風波,亦或者是最近的“滑鐵盧風波”,向來能夠掀起輿論浪潮的王健林都甚少露面,淡出公眾視野。但昨日,王健林卻以一場意氣風發的脫口秀,1000個萬達廣場的小目標,狠狠地展現了一把“王氏風范”。
01
王健林的“大步子”:10年建成1000個萬達廣場
昨日,蘇寧云商在南京召開了一場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發布會,喊來了它的一眾“朋友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恒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鈞等眾多實體商界大咖。
作為商業地產龍頭企業的代表,現場王健林以“實體商業的新戰法”為主題,洋洋灑灑地講述了自己的實體商業心得,表示要在10年之內,建設1000個萬達廣場。同時,宣布了將和蘇寧開展全面的戰略合作。
此前,萬達商管集團首席總裁助理兼招商中心總經理王銳曾介紹,截至8月31日,萬達集團在全國已經開業了212座萬達廣場,持有物業面積達到3300萬平方米。到今年年底,萬達預計將會開業的萬達廣場達到237座。值得一提的是,237座已是萬達廣場自2001年開建起至今,足足17年的戰績。
以237座萬達廣場作為基數統計,按照王健林的計劃,10年之內,每年至少需要建成76個萬達廣場,才能達到1000個萬達廣場的目標。
事實上,近兩年,萬達廣場已經給自己提了把速,將此前的每年建25座萬達廣場,提速到每年50座,其速度已經讓不少行業人咋舌。而如果再次提速到76座,亦將耗費大量的人才、財力等資源,能否完成將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此外,萬達近年來一直推進“去地產化”的轉型轉略,今年1月14日,王健林在萬達2016年年會上提到,“萬達商業不再是地產企業”,還表示2017年底或2018年要把商業地產的名字改為商業投資管理服務集團。而1000座萬達廣場的擴建無疑與其去地產化的路線相悖,與此同時,對其資金能力亦將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02
3年打造2萬間門店,蘇寧為布局新零售做加減法
盡管王健林的發言占據了滿滿的主角光環,而此次真正的重磅消息則是蘇寧與萬達的全面戰略合作。王健林介紹,萬達蘇寧的戰略合作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更多的門店合作;第二,為蘇寧定制商業中心;第三,資本層面的合作。
作為本次活動的東道主,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表示,“下一步,蘇寧將著力發展線上線下融合,并繼續布局實體店面,未來三年將實現15000家店面,2000多萬平方商業實體的落地,使店面總數達到2萬家,其中,2018年將新開5000家店。”
3年實現2萬家門店總數,這個口號難免讓大眾感到了濃濃的大躍進氣息,畢竟這與往日低調擴張的蘇寧云商落差太大。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蘇寧一直在對連鎖店的數量和結構進行調整,試圖通過關閉或改造效率低下的門店,對經營面積進行調整,以降低租金,提升效益。
彈房君了解到,自2015年之后,蘇寧連鎖店的覆蓋范圍就始終維持在297個國內城市,再也沒有增加。同時,其門店總數在持續下滑,蘇寧門店總數從2012年的1664家下降到今年6月底的1489家。
在持續優化的這幾年,蘇寧云商維持著低調地擴張。今年上半年,蘇寧新開云店13家、常規店24家、紅孩子店6家和超市店1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門店優化外,近兩年,蘇寧加大了研發支出——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從12年的0.12%上升到今年6月底的1.07%。其研發支出主要投入于互聯網研發架構體系:包括硬件系統的穩定升級、圍繞大數據的各類應用研發、打造柔性IT系統等。隨著研發能力的不斷提高,蘇寧在不斷為其智慧零售賦能。
03
新零售時代,實體商業+電商巨頭開啟抱團取暖模式
除了兩位董事長發言之外,本次活動的另一大亮點便是集結了幾乎一半的地產圈人士。
據知名財經主持人陳偉鴻介紹,約300家地產界巨頭到場,其中Top100名單中,有60%參會。而銷售額過千億的房企中,有8成參會。陳偉鴻表示,“相當于地產界半壁江山都來了。”
據了解,此前蘇寧已多次對外稱,要和全國性大型地產商進行戰略合作,此次的簽約陣營也坐實了蘇寧對房產領域的重視。
張近東介紹道,“從2009年開始,蘇寧就開始了互聯網轉型的探索,目前也與多數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其中,包括,與萬達集團建立的針對商業業態的互聯網化發展計劃;與恒大集團建立的面向高端社區的深層次、全方位的智慧零售發展計劃;以及與融創、萬科、碧桂園等企業建立的各種差異化的智慧零售合作關系。”
事實上,在新零售的風口之下,電商巨頭+實體商業的組合已經不是新鮮事。
12月14日,中海地產攜手京東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利用雙方優勢,聯合布局無界零售,在全國主流城市打造百家X無人超市店。
12月11日,永輝超市公告披露,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5%股份。
11月20日凌晨,阿里巴巴正式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8月15日,遠洋集團宣布,旗下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億街區與無人便利店品牌繽果盒子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五年內在北京和徐州共同落地1000個24小時無人便利店。
對于實體商業而言,在如今商業地產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如何順應消費需求升級,增強盈利能力是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與電商的結合下,“體驗式消費、智慧化性能、無人區超市”等能為商業地產重新賦能,對其商業消費有著顯著的帶動作用。而對于電商而言,在線上零售爭奪空間所剩無幾之時,線下空間的廝殺必將是另一個激烈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