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透露,發改委、商務部等5部委印發了民營企業境外投資經營行為規范,引導規范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引導民營企業審慎開展高杠桿投資,重點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著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化經營能力。
孟瑋表示,近年來民營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為帶動相關產品、技術、服務出口,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我國與東道國互利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同時,部分企業境外投資也出現了違規經營、盲目決策、惡性競爭、忽視質量和安全管理等問題。有的企業不履行國內外審核手續,違規在境外開展投資活動;有的企業盲目決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有的企業惡性競爭,不顧代價承攬境外項目;有的企業忽視質量和安全管理,產生不良影響。
對此,發改委等部門從五方面對民營企業境外投資經營活動進行引導和規范。包括,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境外投資決策、授權管理、財務管理等內部規章制度。要求民營企業及其境外分支機構要認真履行國內外相關手續,開展公平競爭,誠信經營。鼓勵民營企業在境外投資過程中熱心公益事業,增進文化交流,樹立服務社會的良好企業形象。倡導民營企業提高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意識,遵守東道國環保法規,履行環保責任和相關法律義務。加強民營企業全面風險防控,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完善境外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安全事故處理。
發改委表示,企業是境外投資經營活動的決策主體、執行主體和責任主體,讓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走出去”是國家支持的主要對象。行為規范有助于企業提高跨國經營和風險防范能力,實現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我國對外投資健康有序發展。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一些民營企業開始調整自身的對外投資策略,將主要方向集中于技術創新、高端制造等領域。有的企業已經對已有的大量房地產、旅游等投資開始逐步削減規模,降低杠桿。
孟瑋表示,未來發改委等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做好對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指導協調工作。進一步強化服務保障,簡化辦事手續,優化辦事流程,讓符合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更加便利。同時,發改委將加快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有關信用記錄和黑名單制度,通過信用體系的完善,為境外投資經營活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