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存量房產的再裝修為抓手,促進消費升級,來帶動家居建材行業發展。
2021年年末,國家發改委提出實施家具下鄉補貼政策,給整個建材家居行業帶來了一股春風。拉動內需是國家戰略。早在2020年11月,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上就提出了建材家居行業發展的有關政策——促進家電消費,促進家具消費,促進家裝消費。
(文章來源:中國房地產報,侵刪)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認為中心思想應該是:以存量房產的再裝修為抓手,促進消費升級,來帶動家居建材行業發展。
“中國目前有3億套現房,其中大概有一半都面臨著再裝修問題,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秦占學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
如何挖掘存量房的家裝市場?在接受采訪時,秦占學正在與商務部流通司相關負責人溝通想法,他建議2022年從兩處著手,一是促進智能家居發展,促進綠色、環保、康養家居的發展,這些領域都是凹淺地帶;二是要提前做好家裝設計工作,以高品位的設計來引領發展。
“雙碳促進雙循環——數字經濟是關鍵。”秦占學用這幾個關鍵詞來總結2021年和展望2022年。其中2021年的主要工作是圍繞“雙碳”展開,2022年的關鍵詞則是“數字經濟”。秦占學認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數字建材家居要做好先鋒隊。
中國房地產報:2021年房地產市場整體下行,建材家居行業發展情況如何?
秦占學:2021年家居建材行業整體“體感”不是很好。但行業整體數據其實是不錯的,根據商務部和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聯合發布的BHI(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來看,2021年當月的指數并不比疫情前的2019年差。但為什么企業覺得2021年發展得不好,因為2020年疫情來了時,大家都有心理預期;對于2021年則不同,覺得疫情過去了,應該很好,但沒有好到想象的地步。
其實從2019年開始建材家居市場發展已出現疲軟,處于整體過剩、局部稀缺的狀態,疫情期間延續了這個狀態。2021年行業中部分生產企業發展得很好,有增長、有利潤。所以,從BHI數據來看,2021年建材家居行業正處于調結構的階段,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發展潛力。
中國房地產報:對于明年的建材家居市場,您有怎樣的判斷預測?
秦占學:要以存量房產的再裝修為抓手,促進消費升級。將來的建材家居行業,要靠存量房產的家裝市場來拉動。我們現在有3億套現房,大概有一半都有重新裝修的需求,市場很大。
建筑材料行業要靠房地產發展,但是不唯房地產發展。我們每月發布的BHI指數一方面反映了建材家居裝飾裝修材料的景氣度及市場走向,同時與國家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指數”)對比,還能反映出房地產剛性需求的強弱。比如之前階段是BHI指數與國房指數呈現負剪刀差,BHI指數向下,國房指數向上,這意味著買房的人多了,裝修缺少了,說明買了房沒人去裝修,房地產出現了泡沫。如果產生正剪刀差,說明買房的人少了,裝修還持續增長,說明存量房市場正在被挖掘出來。目前BHI指數和國房指數慢慢開始有了正剪刀差的情況出現。未來一旦存量房再裝修的促進模式形成之后,我相信建材家居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雙碳促進雙循環——數字經濟是關鍵。”這是我對明年關鍵詞的總結。數字體驗,目前老百姓在家居領域還沒有感受。我先透露下,目前商務部正在推進沉浸式智能家居體驗館,讓大家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找到自己的需求點。數字家居建設是2022年消費升級的發力點,協會也在幫助建材家居賣場以沉浸式體驗來推動智能、環保、綠色家居的消費。
中國房地產報:做企業要看大勢,對于行業和企業發展,您有什么建議?
秦占學:對于如何挖掘存量房的家裝市場,我認為要抓住消費升級這個抓手。我們協會2022年也將配合商務部做一些助力,比如促進智能家居的發展,促進綠色、環保、康養家居的發展,促進消費升級;另外要提前做好家裝設計工作,用設計引領消費,產品就會跟進。
在促進消費升級方面,協會之前也向國務院提了“要加大股市向好預期”的建議,股市向好,老百姓的資產型收入增加了,就敢于消費或者是能消費了,這是刺激消費的一種模式。當時提出的建議具體是:“便消費”,就是促進網絡消費,讓它更便捷;“愿消費”,就是產品能夠讓老百姓去買;“敢消費”,就是要做一些誠信建設,質量保障;最后還要“能消費”,就是老百姓兜里有錢。
除了促進消費升級,協會結合企業和行業調研現狀,曾經提出“促進微小企業發展,加大微小企業活力”的建議,大型企業要度讓一部分市場給微小企業,讓它們有生存的余地。就像要形成高強度的混凝土,不僅需要水泥這種主要材料,還需要砂子、石子這些骨料,同樣要想形成一個穩定的社會,大中小企業都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