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家居圈在前不久曾推出過一篇深度報道:中國家居建材家裝業的三大黃金產業,全屋定制、軟體家居、系統門窗。關于全屋定制及軟體家居明年及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我已經寫了兩篇專欄文章,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系統門窗明年及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

01上升期、藍海、紅利及朝陽產業
和全屋定制差不多,系統門窗行業的發展歷史也有近二十年了,但是,這個行業的飛速發展,只是這五六年的事,我在企業調研中了解到,一些企業在近五六年時間里實現了十倍以上的超高增長,當下及未來三五年是這個行業發展的絕對上升期,其藍海性首先表現在市場容量上,大約有幾千億的市場,據統計,我國門窗行業有近4000億到5000億的市場規模,其中系統門窗的應用量只占門窗市場總量的1%左右,而在發達的國家中,系統門窗的應用量則占到門窗市場總量的70%以上。
這是一個紅利產業,這種紅利主要是受惠于消費升級,消費者對于門窗的需求近年來發生了質變,他們對于門窗的功能性及顏值性要求前端的提升了。
這也是一個朝陽產業,這種朝陽譜系照耀著近幾年來備受業界關注的一些企業和品牌:皇派、歐哲、新豪軒、新標、飛宇、美沃、圣堡羅、博仕、沃倫……
去年到今年以來,在和這些品牌的董事長及總裁們的深度溝通中,我似乎隱約感受到了2017年前后全屋定制家居產業所涌現的那種活力、熱情與希望。

02規模瓶頸、品牌初醒、制造粗放
這也是一個在各個方面需要亟待提升的行業。
如果按四五千億的市場容量計算,這個量與全屋定制家居產業差不多,但是,全屋定制家居產業里有營收兩百多億市值過千億的歐派,還有索菲亞、尚品宅配等共九家上市公司,而目前,按我掌握的數據,在系統門窗行業,今年下來,銷售過十億元的可能只有皇派和新豪軒,也就是說,“行業大 企業小”是系統門窗未來幾年亟待突破的一個發展瓶頸。
朝陽普照的系統門窗行業,需要有大樹而不僅僅是小草和灌木。
這是個品牌初醒(不是覺醒)的行業,他還帶著非常濃郁的工廠或者說制造味道,一些品牌開始嘗試著做品牌、做活動、做推廣,但其目標受眾依然非常狹窄,為的是招商,更準確的說,為的是吸引設計師注意,耕耘和搶奪這個入口,他還遠遠沒有跳出做行業品牌而不是大眾品牌的邏輯。
如果你去看過歐派、索菲亞和尚品宅配的工廠后再去看系統門窗企業的工廠,你會發現,和全屋定制家居工廠的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比較起來,系統門窗企業的工廠依然處在制造的粗放階段,其對人的依賴程度遠遠高于對設備及軟件的依賴程度,這種粗放性限制了系統門窗的規模化大生產,這是我看了一些系統門窗企業的工廠后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