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已經80多歲,老了什么都沒了,一直想給老屋安個門,我尋思著再把兒子接回來,我們母子倆才有一個像樣的家”,這是一位耄耋老人盼了幾十年的愿望,如今終于夢想成真。
在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一個村子里,八旬婆婆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屋。老屋房齡有40余年,由于連續大雨,門已被沖掉,屋內陳設一覽無遺,家具一只手數得過來。今年5月,它在眾人的期待中變了模樣,成了老人遮風避雨的溫暖港灣。
據悉,本次改造是由土巴兔公益團隊完成,是土巴兔“助家計劃”的第一個落地項目。該項目是由土巴兔發起,旨在通過整合公司資源幫助困難家庭改造房屋、改善居住環境以提升他們的生活幸福感。
小微空間改造讓8旬老人“有屋可居”
此次改造對象是孤寡母子,老人今年已經84歲,一生經歷坎坷。五十年前丈夫去世,留下他和兩個兒子孤苦伶仃的生活,本身生活已經讓她“壓彎了腰”’,而三十年前的一次事故,她不幸把腰椎摔斷,此后失去了勞動能力,一直無錢醫治。
老人如今與年逾六十的兒子相依為命,兒子已經年近花甲,但是由于疾病智力只有十幾歲。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兒子在村里的廟宇守廟賺點溫飽錢。家里的老房子建成40多年,經過多年的風雨,已經家徒四壁,破舊到無法住人,但是老人一直靠著低保蝸居在此。
得知母子倆的近況,土巴兔公益團隊決定用10來天的時間爭分奪秒進行改造,盡早讓老人住進新家。
老人原有的房屋是典型的汕頭農村建筑,只有12平,原始的建筑用料老化,沒有洗手間也無法用水,不僅缺乏安全,也會給身體衰弱、行動困難的老人帶來諸多不便。要想打造出適合老人起居的家,并滿足2人同時居住,需要對房屋結構、地板、屋頂、墻壁等進行徹底的調整。
讓土巴兔團隊為難的是,12平的房間空間過于狹小,要放進2張床的情況再加上衛生間,幾乎不可能。為此,土巴兔團隊經過與村委會爭取,決定在在房屋不遠處的一個空地,建立一個全新的洗手間。
場地問題解決后,經過與老人攀談,結合老人想要一扇門的心愿,施工團隊輸出了一個簡單的改造設計圖。在微小空間里做了簡單的2個功能分區—就餐區和睡眠區。
設計理念對老人友好,設置無障礙衛生間
進入施工過程,考慮到時間緊迫,同時為了節省預算,土巴兔團隊所有人員都動手幫忙,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
改造過程中,團隊消除了屋內地面臺階高差風險,鋪上了防滑瓷磚;還為老人購置了新床,增加了就餐座椅以供母子倆吃飯使用。考慮到阿婆行動不便,團隊在衛生間幫老人裝上了馬桶并設置了安全扶手,以防老人滑到。
為了讓房子更有家的氛圍,土巴兔工作人員還手工制作了門牌,在門口布置了花草,貼上了福字。不僅如此,為了迎接老人入住新家,土巴兔團隊還給老人以及大叔購置了新衣,為老人添置了拐杖凳。
看到新家后,老人連聲說好并不斷道謝。離別前夕,土巴兔團隊為母子倆拍了合照并打印成框送給他們,這也是母子倆目前擁有的唯一一次合照。
據土巴兔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成立“助家計劃”后將會持續為弱勢群體提供關愛,幫助他們改造房屋,讓他們享受到舒心的居住。也真切希望同行積極參與進來,一起為社會弱勢群體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