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密度低、易回收,減震降噪性能好、電磁波干擾防護性強等特點的鎂合金,能夠充分滿足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輕量化和環保化需求,成為近年來重慶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產品。
重慶市科委介紹,此前重慶市科技攻關重大項目“汽車輕量化零部件開發與產業化”通過驗收,讓重慶具備成為大型鎂合金產業化示范基地的基礎。特別是,由重慶大學潘復生教授牽頭創建的“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既是目前國內唯一以鎂合金命名的國家級平臺,也是推動全市鎂合金新材料、新產品和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平臺。
“當前鎂合金在汽車領域已有廣泛運用。比如,目前大多數汽車方向盤都是用鎂合金制造,它不僅質量輕,減震效果好,在發生意外撞擊時對人體傷害也更小。”重慶市經信委人士稱,在車輪、汽車防碰撞梁等部位使用鎂合金,不僅能保證汽車駕駛更安全,減重降耗的效果也特別明顯。不過,用鎂合金制造汽車零部件,一直存在壓鑄成本高、廢品率高等問題。
為此,以重慶博奧公司牽頭的研發項目組,開展了大型鎂合金零部件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工作,先后突破了低成本大型鎂合金構件壓鑄等多項關鍵技術,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包括起草1項國家標準、申請5項專利,其中4項為發明專利等。
另外,由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牽頭,成功培育出的“研究開發+中試孵化+產業示范”一體化鎂合金科技創新鏈,也是重慶鎂合金產業重要“拼圖”。其研發的鎂合金產品技術廣泛應用于全市汽摩、電子、軍工及航天航空等領域,帶動相關產業實現新增產值300億元以上。
重慶市科委稱,目前重慶已成功培育國家級萬盛鎂產業示范基地,以此開展了鎂合金板帶線材、鎂合金深加工等產業示范項目。由渝企和在渝科研院所研發的鎂合金相關技術和產品,已成功輸出或轉移到國內多個省市并實現產業化,推動了國內鎂合金產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