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
2021年重點項目
其他市2021年重點項目
廈門市、廣州市、鄭州市、南京市、濟南市、青島市、西安市、杭州市

項目分布區域 | 項目數量(個) | 總投資額(億元) | 年度預計投資額(億元) |
“東進”區域 | 215 | 7175.2 | 1117.3 |
“西控”區域 | 204 | 4494.4 | 594 |
“南拓”區域 | 148 | 4513.1 | 511.2 |
“北改”區域 | 59 | 1371.3 | 223.1 |
“中優”區域 | 366 | 9370 | 1180.2 |
跨區域 | 68 | 4667.5 | 432.9 |

為全力推進“兩區一城”協同發展,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優化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功能布局,前瞻布局新型基礎設施,篩選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一期工程、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項目、柔性基底微納結構成像系統研究裝置項目等45個創新驅動引擎打造項目,空港新城云錦天府、天府云數據產業基地等22個新型基礎設施項目。
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經濟體系迭代升級能力。
為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產業功能區為載體、高品質科創空間為依托,篩選天府海創園、IC設計園、AI創新中心、雙流芯谷等38個高品質科創空間項目,海爾成都盈康科技產業園、藥明康德生命健康產業基地、拓米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項目等378個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項目,成都健康醫學中心(未來醫學城)、天府國際會議中心等產業功能區功能性項目,龍馬湖CAZ片區綜合開發項目、淮州新城通用航空產業片區綜合開發運營項目等片區綜合開發項目。產業功能區內項目共831個、年度投資2921.2億元,占全部重點項目比例分別達到78.4%和72.1%,較2020年分別提升7%和11.7%。
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循環體系,增強“雙循環”內暢外聯能力。
主要旨在加快打造國內循環的戰略腹地和國際循環的門戶樞紐,構建通道立體、樞紐運轉、網絡協同的市場體系和流通體系,推動消費引領提振內需,持續釋放消費潛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聚焦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協調發展體系,增強“主干”城市引領帶動能力。
為做強全省“主干”和成渝極核功能,協調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推動構建區域協同新格局,篩選成德S11線、成眉S5線、成資S3線等“兩環三射”軌道交通骨架項目,天府大道北延線、天邛高速、五環路、成金簡等城際高快速路項目,“健康成都”“優教成都”“人才安居”等153個新型城鎮化民生社會事業提升項目,天府錦城(包括天府文化中心、寬窄慢里、青羊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等)、一環路市井生活圈(包括錦江區四圣祠街區項目、“新華坊”特色街區建設工程)等城市有機更新項目,李家巖水庫、張老引水管道工程等城鄉融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惠民體系,增強綠色可持續發展能力。
為彰顯公園城市大美形態,推動生態價值加速轉化,圍繞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創建,突出生態型、高質量、人本化、有韌性的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特質,篩選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生態保護修復暨國家儲備林項目、錦城綠道、錦江水生態治理工程等33個青山綠道藍網建設項目,錦江公園、白云云頂水鄉田園綜合體等生態價值轉化項目。
聚焦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安全韌性體系,增強城市高水平治理能力。
為增強城市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提高污染防治和環境承載能力,健全應急救援防控體系,推動城市發展與治理良性互動、秩序與活力融合共生,篩選武侯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中心項目、成都市簡陽危廢處置項目等城市安全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成都基地等城市應急體系建設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