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100人當中就有18個老年人。”這是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得出的結論,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4億,占總人口的18.70%,而這在十年前的數據還只有13.26%(上漲5.44%)。
(圖片來源:拍信創意,侵刪)
老年人口的增長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顯示,2035年到2050年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或將接近5億人,占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銀發經濟”正成為各領域的必爭之地,例如近日日本上市教培巨頭倍樂生就宣布要進軍中國老年護理市場,此外泰康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合眾人壽等大中型保險機構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養老社區項目。
躍躍欲試的同樣還有創投圈,銀發產業服務平臺伍零陸零科技創立1個月內便獲得了1500萬天使輪投資,區別于養老院、老年醫療等實體賽道,伍零陸零選擇“內容”和“社群”為出發點,以優質的內容資訊、深度的社群互動積累用戶信任,滿足“活力銀發人群”在健康、消費、文娛、旅游等方面的需求。
根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預測,在2014-2050年間,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元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大賽道之下,資本涌動,數據顯示養老相關企業數量共計超過23萬家,養老產業近5年融資達60億。這意味著,中國銀發產業迎來風口期。
雖然資本市場更加青睞于高端養老項目,然而從數據來看,約有九成的老年人群選擇了居家養老,這也就意味著居家養老擁有著更加寬闊的市場空間。作為同樣擁有萬億市場的家居家裝賽道,或許會迎來適老化改造的新趨勢,家裝行業是否會迎來下一個創業風口?
家居養老便利性普遍不足
億級老年人口的背后,是萬億級的市場需求。國內養老機構床位數供給遠小于需求,供需矛盾突出,這意味著居家養老將成為未來大部分老年人的養老的主要模式。而由于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打造安全、舒適、便利、無障礙的居家養老環境,成為了老年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
2020年,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要求推動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護條件,增強居家生活設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
事實上,如果房屋內設置不合理,老年人群極有可能面臨滑倒、摔跤或被家具棱角撞傷等風險。養老房的改造頗有講究,例如:安裝防滑、借力的輔具;布局簡潔減少地面障礙;減少銳角家具的使用,家具棱角要處理得圓滑;裝修材料盡量選擇健康的環保材料等等。
需求在前,政策在后,而目前家裝行業的產品輸出依然主要以日常生活和審美為導向,缺乏對老年人群個性需求的考慮,并未考慮到老年人群便利生活的需求,家具的選購及布置上也忽略了“適老化”的需求。
(圖片來源:德維爾全屋定制官網,侵刪)
由此可見,老年人群的相關需求并沒有得到好的解決方案,究其根本,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目前大部分的“適老化”改造主要是以**為主導的社區集體改造,由于養老房改造的使用時間并不長,裝修成本往往高于傳統裝修,個體的養老房改造仍是小部分人,且多集中在一線城市,“小鎮老人”們大多適老化改造意識淡薄。
二是家裝行業的從業者并未重視老年人群的需求變化,加之老年用戶的適老化意識淡薄,因此家裝產品大多還是趨向于大眾化的需求,依靠市場需求驅動粗獷式的發展,家裝行業產品目前仍以年輕人的審美、需求為主。
三是行業缺少對標的準統一,國內目前少有專門的部門和從業者對包括家裝改造、輔具和智能化用具配備等產品進行研究,這也就導致了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裝企們各干各的,很難將其規模化和規范化。定制化的輔具產品,使得改造成本居高不下,適老化改造進度推進緩慢。
當老齡化問題已經被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而家裝場景的“適老化改造”似乎卻未跟上步伐,這樣的大背景下,家裝行業能為老齡化做些什么?
家裝“適老化”改造要從老年人真實需求出發
事實上,“適老化”改造是一項相當專業的綜合性服務,它包含家裝改造、輔具和智能化用具配備等內容,其服務要點應當區分于普通裝修。適老化裝修不僅僅是減少室內銳角家具的出現,更應該考慮到無障礙設計的洗手池和水龍頭,室內易滑區域是否有特殊防滑功能的防滑墊,是否安裝明顯的報警裝置等一系列細節問題。
改造前還應對老年人群的身體條件和居家環境等進行評估和溝通,制定針對性的改造方案,做到消除高度差距、確保通行寬度、保證快速應援等要點。作為家裝服務的提供者,裝企更應把服務老年群體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視老年用戶的需求,想老人之所想,立足崗位認真學習。以此引導“適老化”改造由粗獷式向精細化的轉變,提升產品適配度提高家裝的適老化服務水平,確保改造結果能夠更好地滿足老人需求。
“適老化”改造不僅離不開對老年人需求的真正理解,同時也需要加快落實適老化改造標準的制定。目前,國內與“適老化”住宅設計有關的兩部標準都僅是圍繞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務的公共建筑和場所而制定,并沒有對占主流的居家養老住宅進行規范。
因此,還需家裝行業的龍頭企業或專家牽頭進行研究,從而引領整個行業的適老化意識進步。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從價格、家裝設計、建筑材料運營、家用輔具、服務等全方位來打造標準化服務流程,通過前期調研、方案策劃、售后和風險防范的綜合考量將適老化融入潤物細無聲的細節中。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也可國外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引進專業設計理念,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加快適老化家裝改造的落地進程。
(圖片來源:德維爾全屋定制官網,侵刪)
伴隨著中國線上消費市場的發展,家裝行業的互聯網化也已逐漸邁進正軌。據調查2021年互聯網家裝占比高達74%,其中有錢有閑的老年群體互聯網家裝消費逐年上升,正成為家裝消費的主力群體。財富雄厚的老年人群開始加入線上消費行列,其使用互聯網等技術時遇到的諸多困難也漸漸浮出水面。家裝行業要想全面進入適老化時代,除了內功的修煉外,配套的設施設備也需逐步完善,如線上交易型的APP。
APP的適老化改造是解決老年人群使用互聯網技術至關重要的舉措,“加大字體、減少廣告、放大圖標、操作簡化、人工客服”,是目前中老年人對主流APP適老化改造最大的五個需求。目前,支付寶一類的APP軟件已率先進行了適老化改造推出了“老年版”,幫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家裝行業目前還缺少線上適老化的應用,可借鑒一些已介入適老化APP改造的行業學習,以老年人“會用”“好用”“有用”為目標,打造友好型老年產品,方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搜索、下載、使用,讓老年人群也能方便、安全地享受互聯網家裝帶來的便利。
目前,我國的適老化裝修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前期的探索存在一定難度,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引和老年人群數量的不斷攀升,適老化裝修的前景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從近日齊家網發布的“準銀發族家裝趨勢報告”看,準銀發一族(50—59歲區間)正在從“從眾消費”開始向“個性消費”轉變,熱愛國風、悅己消費、興趣需求、注重環保等多點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且銀發族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
然而,家裝行業的適老化改造是一個漫長的工程,它不僅是一個美好的概念,更應是對老年人群痛點和需求的理解和認知。不論是行業規范的建立,還是關愛版APP的上線,要想建立一套完善的適老化方案,都需要行業玩家們充分認知、加強布局,通過不斷地探索、完善、資源整合,主動出擊迎戰適老化,推動家裝行業的適老化改造,進一步改善民生,為我國經濟持續向好注入力量。
我們認為,趨勢已來,能夠沉下心來實實在在打磨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一定會成為銀發經濟產業的得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