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的疫情,對經銷商而言,更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考驗。因為經營成本高,一些經銷商扛不住壓力,只好關門撤店。王大為不無感慨地說道:“我們不關店,不裁員,這已經算不錯了。”
當然,他對中國家居市場的長遠未來是看好的。一方面中國經濟仍穩步發展,潛在家居市場巨大,另一方面,疫情過后,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會改變,甚至有所增強。
(圖片來源:新浪家居,侵刪)
克拉斯家居董事長、中國家居銷售商聯合會會長王大為
從規模化轉向高質量發展
雖然市場大,前景好,但經銷商如果不能適時自我調整和升級,跟上時代,也隨時存在被淘汰的危機。王大為的策略,是從追求規模效應,轉向提升單店產出。
“以前重視跑馬圈地,忽視單店產出,開店不賺錢就關店,再開新的,”王大為說:“現在則是注重高質量發展,每個店都要精耕細作,把產出做大。”
他表示,做策略性調整,是因為整個市場已經發生劇變。以往,只要有產品就有人買,有位置開店就可以賺錢。而今,渠道多了,選擇廣了,經銷商如果還像以前當坐商,很難把產品賣出去。
將客戶服務做到極致,盡可能滿足業主的全部家居需求。他們從賣單品,轉向賣整案,賣全屋,賣空間,賣設計。從前端設計入手,將產品放入方案中,一方面增加了客戶的黏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客單價。
要實現這一點,就要鍛煉內功,比如:銷售人員要懂設計,懂生活,了解材料,要善于溝通。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經銷商的競爭力,同時也提高了家居業的準入“門檻”。
王大為用了一句話總結:門檻是什么?你有能力,它就是門;你沒能力,它就是檻。
龍頭經銷商即將出現
在王大為眼中,提升單店產出只是第一步,他認為,中國未來也會出現全國性的龍頭家居經銷商。而要實現這一點,經銷商需要不斷加固競爭的護城河。
家居業有三大群體,家居賣場、制造企業和經銷商。前面兩個群體中,已經有頗具規模、甚至帶有壟斷性的企業存在,而經銷商中,只有區域性的“小龍頭”。
他認為,機會屬于懂得整合資源、擅長服務、有創新思想的人:
1. 通過整合上下游,搞異業聯盟;
2. 通過專業的服務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效率,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3. 通過更齊全的品類,實現客單價的躍升。
“經銷商不需要、也做不出顛覆性的創新,只要做好改善性創新,就有機會。”
作為經銷商也要加強信心,怎么加強?只要你做的比別人好,只要你的團隊就是氣勢還在,信心還在,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現在市場競爭,已不僅是經銷商之間的競爭,有時甚至得和品牌競爭。品牌各種互聯網渠道都有店,也做直播。我們只能想盡一切辦法,轉變自己的角色,變成更好的服務商。比如說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省下的錢一部分回饋員工,一部分回饋消費者,一部分用來發展,只能這樣。
另外,還應該做規模,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規模,而是品類的豐富——從單一產品,到生活方式。
家具和其他產品不太一樣,不是快遞發完就了事;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務,對家具而言都非常重要。
中國人、包括經銷商的學習能力都很強,家具市場也是,一看展會效果好,很快就滿市場都是了。因此,最后還取決于誰看得更準,走得更穩,做得更深。有的人只是學表面的,那是沒用的,核心競爭力不是誰都能學來的。
現在很多廠家把經銷商看成消費者、買家,這是不對的。其實兩者是魚和水的關系,經銷商活得好,廠家才會好。經銷商不好,廠家必然不好。經銷商是廠家的前端,是廠家品牌的延伸。產品和服務、品牌形象,皆是由千千萬萬的經銷商具體呈現的,廠家應該最大限度支持經銷商。現在很多廠家只是把產品賣給你,就完事了。他們應該把經銷商看成是自己企業的一部分。